内镜e学堂-学堂e问
QA
第三十一期
提问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Q1
路艳艳:
请问杨建锋教授,对于胆总管下段肿瘤梗阻行RFA,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比单纯ERCP支架植入高多少?均需要预防性放置胰管支架吗,多久可以拔除胰管支架?谢谢!?
杨建峰教授:
对于胆总管下段肿瘤梗阻,行RFA与单纯ERCP支架植入相比,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的增高,越靠近乳头的病变行ERCP射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越高,如果胰管插管顺利,尽量放置胰管支架,对减少胰腺炎的发生还是有好处的。
胡兵教授:
没有具体的数据表明射频治疗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会增加,从开始做壶腹部肿瘤及低位胆管肿瘤ERCP,我们一般就会放置胰管支架,因为射频治疗的患者热量有时会传导到壶腹部或胰腺,导致胰腺炎的发生,因此射频治疗也是建议放置胰管支架。
Q2
李文煜:
请教高道键教授,RFA术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的发生机制是什么?如何尽可能的避免这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高道建教授:
急性胆囊炎主要是病变靠近肝门胆管部的病人RFA时电极把胆囊管覆盖了,热损伤时造成其水肿,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机制。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就是造影剂打太多;第二就是患者本身有胆囊结石,这两点均为术后急性胆囊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避免上述两点我认为可以有效地降低急性胆囊炎的发生率。
至于急性胆管炎,我认为跟RFA本身关系不大,只要术后引流通畅,发生胜率就不高。有文献报导RFA后组织坏死脱落到塑料支架中导致塑料支架的狭窄,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一个术后迟发性胆管炎的发生。但目前放塑料支架或金属支架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Q3王士旭:
请教杨建锋教授:
对于胆管恶性狭窄,什么样的病变适合做射频消融?另外,如果病变比较长,进行分段逐步射频,消融区域重叠是否会增加并发症?谢谢!
杨建峰教授:
我建议在做射频消融之前做一个IDUS,射频消融是直接接触后产生作用,能直接接触效果就会比较和,如果没有接触,效果就会差,它是一个接触性的热损伤,跟光动力不同,光动力不需要直接接触。因此肿块型的,肿块向腔内生长的,狭窄段比较严重的,可以直接接触射频消融电极的这些病灶效果比较好。胆管癌分为肿块型,弥漫浸润型和腔外型,腔外型效果是最差的;弥漫浸润性如果能直接接触,效果以;肿块型是效果最好的。所以通过IDUS去判断是很重要的。第二个就是如果狭窄段比较长,个人经验就是消融的重叠区域不要太长,最好是一点点就够了。如果重叠太多,重叠区域相当于做了两次射频消融,射频消融的效果是跟功率、时间成正比的,功率越大,消融的范围就越广,深度就越深,就容易导致胆管穿孔、胆漏的发生。因此重叠区域不要太多,最好不要重叠。
胡兵教授:
我的意见跟杨教授意见相同。胆管要有明确的狭窄段,狭窄段的边界是比较清楚的这种病人效果就会好。如果胆管很宽,做的效果就不好,因为它很难接触,而且往往射频消融也不均匀。对于长段,可以分段做,但是尽量要减少重叠。
Q4刘奕:
请教高道键教授:
RFA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有多少?对于高位的肝门部病变或者下段的病变,RFA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是不是一样,哪个更高一些?
高道建教授:
目前,具体的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我们没有做一个统计,但是总的观察下来,做射频消融这组的胰腺炎发生率不会比普通的那组高,可能跟我们常规给下段病变的病人放胰管支架有关系。对于壶腹肿瘤,如果病人胰管不好插的话,实在是插不进去我们也就不插了,直接做射频,因为这种病人本身胰管流出就不畅,胰管高压对它来说已经没有引起胰腺炎,所以做射频的话也不至于加重流出道的梗阻,因此这部分患者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也没有明显增高。另一种情况,同样是壶腹部肿瘤的患者,胰管不是很粗,副胰管那边梗阻,但本身胰管非常通,这部分患者直接做射频消融问题也不大。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胆总管下端的,直接去做射频消融可能会刚好电极碰到乳头的,想尽办法做一个胰管支架直接对于预防术后胰腺炎的发生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些都是经验与大家分享,尚没有明确的数据统计,谢谢!
第三十二期
消化道黏膜下占位的超声内镜诊断与鉴别
专家讲座
已上线
下载APP
即可观看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