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女士,65岁,因“尿色加深伴皮肤巩膜黄染2年余”医院,医院就诊医院,医院难以胜数。
病史经过: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黄,色如浓茶,伴皮肤、巩膜黄染,大便呈白陶土样。无腹痛、腹胀,无腹泻、呕吐等;无盗汗、午后低热、关节疼痛;无皮肤瘙痒、口腔溃疡。1医院,肝胆MRI提示:十二指肠壶腹部可疑增厚,胆总管末段变细,胰头体积增大,肝胃间隙、门腔间隙及右心膈角区多发淋巴结肿大。生化提示:总胆红素(TBIL)65.1umol/L,直接胆红素(CBIL)53.8umol/L,谷丙转氨酶(ALT)U/L,谷草转氨酶(AST)U/L,碱性磷酸酶(ALP)U/L,谷氨酰转肽酶(GGT)U/L。予保肝、退黄等对症治疗后出院。10天前出现纳差、乏力,黄疸性状同前。医院,查肝胆胰脾彩超提示:胰头高回声团(约3.2×2.9cm);肝脏增大;胆囊壁增厚;脾脏未见异常;复查生化:TBIL62.1umol/L,ALTU/L,ASTU/L,甘油三酯3.09mmol/L,总胆固醇9.4mmol/L;肿瘤标志物:CA.98U/mL。转诊我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腹部叩诊呈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家族史无类似病史。
结合病史以及外院MRI、彩超检查及CA检查首先考虑胰头癌致胆总管下端梗阻可能性大。于是,安排ERCP术前准备,拟行胆道刷检、备行支架植入术。术前常规安排一个胰腺CT检查。
奇迹发生了,CT平扫居然未见到胰头占位,胆总管也未见扩张。因此,胰头癌基本可排除,但仍需排除一些短期内可能造成胰头迅速变化的疾病,如IgG4相关性胰腺炎以及EB病毒、CMV病毒所致感染。进行相关检查IgG40.27g/L,未见异常;EB病毒、CMV病毒亦是阴性。
接下来应如何处理?我们详细分析了在我院入院后的化验结果。-04-07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3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7.82×10^9/L↑、血红蛋白94g/L↓。-04-07血生化:C-反应蛋白62.9mg/L↑、白蛋白28.4g/L↓、球蛋白49.9g/L↑、总胆红素.7μmol/L↑、直接胆红素.6μmol/L↑、谷丙转氨酶.2U/L↑、谷草转氨酶.8U/L↑、谷氨酰氨基转酞酶.1U/L↑、碱性磷酸酶.6U/L↑、胆碱酯酶U/L↓、淀粉酶.6U/L↑。
分析肝功能结果可以发现,该患者胆红素升高明显,并且以直接胆红素为主,伴有谷氨酰氨基转酞酶、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显然应该考虑阻塞性黄疸,但CT检查未见胆总管明显扩张,肝内阻塞性黄疸可能性大。结合该患者为女性,并且GGT、AKP升高明显且伴有胆固醇明显升高,考虑原发性胆汁性胆管(以前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可能性大。但该患者肝功能尚有一些引人注意的异常,例如球蛋白明显升高,胆碱酯酶下降很明显,提示肝实质损伤比较严重,这点有别于PBC的常见临床表现。PBC一般以胆汁瘀积为主要表现,肝实质损伤通常较轻。鉴于吕女士乙肝、丙肝均为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也必须考虑。因此,我们初步拟定自身免疫性肝病,PBC/AIH重叠综合征可能性大。接下来,我们制定相应的检查策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