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重点相关专业知识二

1、乳腺X线摄影机中使用的钼靶X线管的特点是功率小、焦点小、几何尺寸小、管壳的射线输出部位使用铍窗

2、乳腺X线摄影机的构成是影像检出系统、专用支架、辅助系统、X线发生系统

3、PACS是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以数字方式存放,管理,传送,显示医学影像资料的医学信息管理系统

4、肺野影像解剖的叙述是是纵隔两旁的肺组织、第1肋骨以上称肺尖部、锁骨下附近肺野称锁骨下区、在X线片上为均匀一致的透亮区

5、颈内动脉造影静脉期的描述是上矢状窦与乙状窦呈宽带状;静脉窦正位像上横窦较易观察;侧位像上直窦及乙状窦易显影;侧位像上上矢状窦、下矢状窦易显影

6、胸廓软组织的叙述是皮下脂肪呈半透明的条状阴影;胸锁乳突肌向下伸延达肺尖内侧;皮下脂肪在两侧胸壁及肩部易显示;成年女性乳房呈重叠于两肺下野的密度增高影

7、正常关节影像解剖的描述是儿童的骨性关节间隙较成人宽、相对骨端的骨皮质是骨性关节面、关节囊属于软组织结构一般不显影、实际关节面是相对骨端的关节软骨

8、纵隔分区的叙述是纵隔划分为九个区、食管之后(包括食管)为后纵隔、前纵隔为狭长而较透亮的三角形区域、标准侧位胸片上纵隔划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9、左侧位心前缘影像解剖的描述是下段为右心室、上段为升主动脉、左侧位心影呈椭圆形、中段由右心室的漏斗部与肺动脉主干构成

10、左主支气管影像解剖的叙述是背段支气管属下叶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分出二支叶支气管、上部支气管相当于右上叶支气管、上叶支气管分出上部和舌部支气管

11、可被称为CT机软件的是重建算法

12、逆变式高压发生器常用的整流方式是倍压整流

13、肾动脉造影的描述是肾静脉期显影一般不清晰、肾实质期显示肾实质密度增高、肾实质期皮质较髓质显影明显、肾实质期可显示肾脏的轮廓和形态

14、CT设备中应用最早的技术是滑环技术

15、阳极被电子轰击并产生X线的部位是焦点

16、CT扫描床面的定位精度要求达到±0.25mm

17、CT扫描使用的管电流一般在50~()mA

18、属于诊断应用装置的是检查床

19、新生儿顶骨前上角与额骨间的是前囟

20、在诊断X线机中,需要高压绝缘的部件是X线管灯丝变压器‘三极X线管电栅电路’高压发生器的次级线圈‘电容充放电式电路的电容器

21、X线发生装置主电路主要分为:①工频式②逆变式③倍压式④电容充放电式

22、工频式医用诊断X线机的叙述是电源电压经调整后直接送至高压发生器初级、电路简单、主电路主要由普通电工器件组成、成本低

23、在正位片上,椎体形态呈长方形

24、诊断X线发生装置曝光限时器的形式包括钟表式、电容充放电式、机械式、数字式

25、诊断尿路结石的首选X线检查是腹部平片

26、正常腰椎间隙最大的是腰~腰

27、左肺分为8个肺段

28、容量、热容量、散热率、焦点大小是X线管的技术参数

29逆变式X线装置特点是输出精度高、可小型轻量化、提高X线质、容易获得平稳直流高压

30、透视下平静呼吸时的横膈正常上下移动的范围是1~3cm

31、Reid线是指眶下缘至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32、岛叶外侧是外侧沟

33、腮腺的描述是位于下颌支后方、内有面神经穿过、内有颈外动脉穿过、内有下颌后静脉穿过

34、上矢状窦直通窦汇

35、右肾上腺的描述是外侧为肝裸区、内侧为膈、前为下腔静脉、周围常为脂肪

36、Luschka关节是指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构成

37、由强到弱,X线穿透力依次为气体、脂肪、液体、骨骼

38、侧脑室前角外侧为尾状核头部

39、鼻咽后外侧结构为咽隐窝

40、颈部内脏格内有喉、喉咽、甲状腺侧叶

41、"X线"的英文全称是X-Ray

42、岩骨锥体角是岩骨长轴线与头颅正中矢状面的夹角

43、医用诊断X线装置,包括X线管、控制器、影像增强器、高压发生器

44、影像增强管的构成,包括玻壳、输入屏、输出屏、电子透镜

45、影像增强器的工作原理是电子透镜对电子束起聚焦作用、输出屏--将电子像转换成可见光像、缩小增益--把较大面积上的亮度聚焦在较小面积、流量增益--光电子能量增加

46、X线管管壳材料的叙述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较高机械强度、受热不变形、吸收X线少

47、经胼胝体压部的横断层面上,透明隔后连穹隆柱

48、经视交叉的横断层上,断层中部可见鞍上池

49、经下颌颈的横断层上,位居断面中央的是鼻咽

50、经喉和会咽的横断层描述是以舌骨体上缘为标志、颌面结构与下颌骨即将消失、会厌呈新月状、内脏格外侧是血管神经格

51、经肝门的横断层描述是肝门静脉及其右支的出现是肝门的标志

大脑镰位居左右半球之间,其前、后端仍可见上矢状窦的断面。大脑半球断面内的髓质形成半卵圆中心,髓质和皮质分界明显。半卵圆中心的髓质成自三种纤维。

52、该断层是经半卵圆中心的层面

53、辐射冠是指投射纤维

54、连接两大脑半球的相应皮质区的是连合纤维

患者,女性,55岁。右侧肢体活动不利2天。既往风湿性心脏病史20年。CT平扫:脑桥左侧低密度灶,脑桥无明显变形。

55、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脑梗死

56、MRI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57、颅脑横断层描述常用基线是眦耳线

58、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常以Reid基线线为准

59、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常以Reid基线线的垂线为基线

60、现作为标准影像扫描基线的是AC-PC线

61、下眶耳线又称为Reid基线

X线管阳极接受电子撞击产生X线,由阳极头、阳极帽、阳极柄构成。

62、接受电子撞击产生X线的部位是靶面

63、能用于制造固定阳极X线管靶面的材料是W

脊柱区是指脊柱及其后外侧软组织所配布的区域,其上界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下端至尾骨尖,两侧自上而下分别为斜方肌前上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线、髂嵴后份以及髂后上棘与尾骨尖的连线。

64、通过体表标志确定的脊柱平面,环状软骨下缘平对第6颈椎体下缘

65、颈静脉切迹约平对第胸2/3椎间盘

66、腹腔于平对第1腰椎上部

大脑外侧沟分隔前方额叶及后方的颞叶,小脑在断面后方。中脑位居断面中央,其后部左右稍隆起者为上丘,中脑水管形似针孔样位于顶盖前方,黑质颜色较深位于前外,红核位于其后内。

67、本层面是经前连合的层面

68、位于大脑纵裂和第三脑室之间的是前连合

69、侧脑室前角外侧可见尾状核

70、CT扫描时某断层中部可见五角形的鞍上池,由大脑纵裂池、外侧窝池、交叉池和桥池组成。

71、该断层可能是经视交叉的层面

72、鞍上池内没有的结构是滑车神经

73、视交叉两侧为颈内动脉

74、鞍上池两侧可见颞叶

75、CT扫描时某断面经第6胸椎体上份。纵隔的结构为出入心底的大血管,心包横窦,心包斜窦,左、右心耳,食管和胸主动脉。

76、该断层最可能是经肺动脉窦的断层

77、行于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的是胸导管

78、CT测量右肺动脉心包段管径的理想部位是右肺叶间动脉

某次CT扫描,观察经肝门静脉合成处的横断层。

79、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颈后方合成肝门静脉

80、肠系膜上动脉在第1腰椎及第1腰椎间盘高度发自腹主动脉

81、医用X线发生装置从电路功能上可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是指从电源、千伏调整、高压控制、高压变压器、高压整流,直至X线管。

82、高压整流方式的是单项全波、单相自整流、三相六波、单相半波

83、逆变整流的叙述正确的是先把工频变为平稳直流

84、控制电路构成部分的是管电压控制、管电流控制、旋转阳极启动与保护、限时器

阴极发射电子经聚焦后在阳极靶面上的实际撞击面积称为实际焦点。有效焦点是指实际焦点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投影,是用来成像的X线面积。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线管窗口方向(过窗口中心)的投影称作标称焦点或有效焦点的标称值。

85、实际焦点叙述是是电子实际撞击的面积、由主焦点和副焦点组成、聚焦槽与灯丝位置对焦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灯丝正面发射的电子形成主焦点

86、有效焦点的叙述是效焦点越小成像质量越好

87、CT扫描时某断层是识别纵隔上部管道结构的关键平面。

88、该断层最可能是经主动脉弓的断层

89、在CT图像上,主动脉弓呈"腊肠"状

腹部CT扫描时某断层上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称门腔间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界为肝门静脉合成处。此断面胰尾、体、颈出现,胰尾抵达脾门。

90、该断层最可能是经肠系膜上动脉的断层

91、脾动脉左行于胰腺上缘

92、肝门静脉右侧可见肝总管与胆囊管

93、小网膜及胃后壁与胰之间可见网膜囊

男性,32岁,急刹车致方向盘挤压上腹部16小时,上腹部持续胀痛,伴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8.4℃,上腹部肌紧张明显,有压痛,反跳痛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

94、本例最可能受损伤的脏器是胰

95、首选的检查应该是腹部B超检查

96、此脏器损伤在各种腹部损伤中所占比例为1%~2%

97、为进一步确诊,应做腹部MRI

98、患者,男性,60岁。外伤后长期卧床,突发胸痛;既往无吸烟史。影像学检查显示右肺上叶纹理稀疏,透光度增强。

99、该患者首先考虑诊断为肺栓塞

、进一步检查应选肺动脉造影

患者,男性,63岁。突发头痛,左侧偏瘫,CT平扫:右侧基底节区肾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晰,周围可见带状低密度影,CT值50~80HU,右侧侧脑室受压。

、本病例最可能诊断为脑出血

、患者行CT检查后立即行MR检查最可能表现为TWI和T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

、本病例治疗8天复查MR,最可能表现为TWI和TWI中心信号略低,周围呈高信号

、本病例15天复查MR,最可能表现为TWI和TWI中心呈高信号,周围可见低信号环

、女性,40岁。劳累后心悸、气促。体检:心尖区闻及舒张期滚筒样杂音。胸部正位摄片:心影呈梨形,中度增大。

、本例最可能受损的结构是二尖瓣狭窄

、左心房、右心室增大是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显示左心房增大的最佳摄片方法是右前斜位加食管吞钡摄片

男性,50岁,突发昏迷2小时。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脑出血

、该患者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CT平扫

、PACS的叙述是支持DICOM的影像设备可以直接接入PACS

、HIS医院信息系统

、患者,女性,30岁。突发剧烈头痛1天,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患者头颅CT平扫显示鞍上池、外侧窝池及额、颞叶脑沟散在不规则高密度影。

、该患者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最常见原因为动脉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hy/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