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为了倡导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防治,世卫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共同设立了联合国糖尿病日,每年设置不同主题,目前为止已经持续14年;今年的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强化护理工作者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但自我管理的主要场景在院外,患者缺少有效的管理动力,在血糖监测、用药等关键环节均存在依从性低的问题,影响控糖效果。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糖尿病数字化管理成为热门领域。该领域拓展了“护理工作者”的概念边界,为“护理工作者”赋予了数字化含义,给患者带来更高效、更多样的护理手段。
然而,从过去几年的行业实践来看,糖尿病数字化管理仍存在患者依从性提升不明显、付费意愿不强,以及企业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问题。我们试图从糖尿病患者涉及的关键参与方出发,再次审视糖尿病数字化管理行业的逻辑。
糖尿病患者依从性低影响了谁?
今年4月,中国研究团队在BMJ在线发表中国最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文章。调查结果显示,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中国成年人总糖尿病患病率为12.8%。
庞大的糖尿病人群背后,还存在一个现实问题: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不超过50%。而在过去10年的3次大型流行病学调查中,这组数据更低。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患者都知晓自己已患病,即使患者已经采取治疗措施,也并非都获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
如果说强化自我管理是糖尿病控制的核心,提升管理依从性则是核心中的核心。患者依从性低,将带来从个人到社会的一系列影响。
首先当然是对个人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糖尿病可以导致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的损伤,是我国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脑血管意外和截肢的主要病因。依从性低则会加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管理依从性低带来的连锁反应,动脉网制图
如上图所示,从社会和产业角度看,糖尿病并发症增加,意味着住院治疗、医疗费用的增加,医保负担加重、商保赔付相应增加;同时,由于患者本该用的药没有用、本该做的血糖监测没有做,药械企业销售量也由此受到影响。
谁最有动力提升依从性?
从上述链条中,我们可以从相关参与方受影响的程度来分析其改变现状的动力,这背后就可能有糖尿病数字化管理的付费方。
首先,患者本人并非都有动力。糖尿病从确诊到出现并发症,病程长、症状不明显,导致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弱,不直接关乎生命的健康问题不容易引起重视。即使患者有自我管理意愿,也不愿付费找人“管”自己。
其次,医保改变现状的动力较强,但是,医保定位于满足基本医疗需求,不涉及非治疗环节。即使在治疗环节,其控费路径也以DRG付费方式改革、药品集采为主,与依从性干预无关。
最后,从产业角度看,由于依从性与药械企业产品销售、商保公司经营成本紧密关联,因此,我们认为药械企业和商保公司有足够动力改变现状,可为提升患者依从性的服务付费。
美国的慢病数字化管理公司Livongo、Welldoc等,均以商业保险为主要付费方。在美国,雇主要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对慢病员工来说,保险公司不仅要支付日常治疗费用,如果慢病员工自我管理效果不好,保险公司还要支付并发症治疗的费用。因此,保险公司对于帮助这些患者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有极大诉求。Livongo、Welldoc等公司正好满足了这一诉求,其商业模式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服务好C端,帮助B端省钱”。
但是,目前国内商保覆盖率较低。中保协年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商业健康险的覆盖率不到10%,且许多产品无法带病投保,意味着商保公司对管理服务的支付体量还较小。因此,国内企业现阶段应该以切实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控糖效果为基本导向,实现对商保、药、械等多方的价值主张,寻找多元化的付费方。
糖尿病患者的消费支出结构占比大致为药品74%,医疗服务18%,血糖监测8%。国内糖尿病管理企业不仅在可触达的C端付费模式上进行挖掘和探索,还同时逐步向B端付费模式延伸。例如,糖尿病数字化管理行业发展早期就成立的糖护士,目前已搭建起2C和2B并重的模式。在C端,糖护士通过智能监测设备的销售将用户从公域获客到私域APP,免费的个性化数字化管理服务提升患者依从性同时产生数据,数据再驱动耗材、药品、商保、临床招募等长尾消费。
在B端,糖护士与药械企业、药店合作,在提升患者依从性的同时,提升药物复购率。
糖护士于年推出了insulink胰岛素注射剂量自动记录仪,可对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当患者忘记注射胰岛素时,糖护士会介入干预。试验结果显示,糖护士的有效管理将胰岛素用户的脱落率降低了23%,可帮助药企更高频地触达患者,延长用药DOT(用药时长)。
动脉网进行调研时发现,赛诺菲、诺和诺德等大药企已与糖护士开展合作,将相应的软硬件设备提供给患者使用;糖护士还为药店打造了糖护万家慢病会员系统,助力药店获客,并通过慢病管理服务提升药店会员粘性、提升药物复购率。
商保公司方面,糖护士与中国平安、泰康人寿大型保险公司合作,通过糖尿病管理服务降低赔付。
在现有商业模式下,美国的慢病数字化管理公司收效渐显。Livongo财报显示,公司近几年营收节节攀升。其中,全年营收1.7亿美元,年仅上半年就实现1.61亿美元收入。年8月,Livongo与美国数字医疗巨头Teladoc合并,实现强强联合。
国内公司在多元化付费方的支撑下,发展速度会是怎样?值得期待。
如何智能化提升依从性?
在明确糖尿病数字化管理付费方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具体通过哪些途径提升患者依从性?纵观业内主流的做法,无非是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通过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过去,糖尿病患者管理依从性低,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高效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工具。而多维度的数据是进行患者行为分析、个性化管理的基本前提。智能监测设备出现后,配合手机应用,共同为患者提供了高效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工具。
诸如Livongo、OneDrop、Dario等公司,均有自己的智能血糖监测设备,作为糖尿病管理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与配套的应用程序一起提供给患者使用。没有血糖监测设备的公司,则通过合作等方式来达到数据采集的目的,比如Welldoc与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