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刊于
武晓琳,张磊.肝脏切除手术的快速康复外科方案[J/CD].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7(3):-.
作者单位:中医院肝胆外科
作者简介
张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快速康复外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胆道外科学组青年委员,广东医学会微创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分会胰腺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肝胆胰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行业协会微创外科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肝病学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SurgicalEndoscopy、《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20年,熟悉肝胆胰外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又称快速通道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是通过对手术患者实施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管理措施,达到术后快速康复的目的[1]。ERAS旨在减少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以“无痛、无风险、无应激”为目标,尽量减轻手术对患者机能的损伤,促进其机能恢复,最终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ERAS概念最早于年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外科医师Kehlet提出,并于年制定针对结肠切除手术的快速康复管理方案[2-3]。经过20年的发展,ERAS理念已在胃肠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多个外科领域广泛开展并日渐成熟[4-7]。
目前也有相关Meta分析证实,ERAS对于肝脏切除手术效果显著,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应激、加速肠道功能恢复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8-9]。然而肝脏切除手术存在手术方式复杂、患者病情变化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等问题,ERAS在肝切除手术中的价值尚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增加了ERAS在肝脏手术中推行的困难。肝脏手术的ERAS方案有何自身的特点,具体实施方法如何,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对肝脏切除手术ERAS措施进行阐述。
ERAS方案大致可分为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术后措施3个重要部分。ERAS同时涉及外科、麻醉、护理等多学科的管理,必须由外科医师、麻醉师、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多方面密切配合,才能顺利进行。
一、术前准备
1.术前评估:多方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便于判断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心肺功能运动试验对于评估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手术耐受性和手术风险都有重大意义[10]。
2.肝功能评估:制定肝脏手术计划需综合考虑肝功能、肝硬化程度、肝储备功能、肝脏切除率、是否存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等情况。(1)肝功能评估:目前主要采用Child-Pugh分级和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ELD),其中Child-Pugh分级作为主要方法,而MELD由于纳入Scr变化,易受各类影响肌酐变化因素的干扰,且不适用于肿瘤、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常作为次要方法。(2)肝硬化程度:肝脏硬化程度直接影响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及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情况,AST和Plt比率指数(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ratio
index,APRI)评分对于评估肝硬化程度有重要意义。(3)肝储备功能评估:吲哚氰绿15min滞留率(ICGR15)≥0.14是肝切除术后发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4)剩余肝体积计算:采用CT和MRI等2D、3D影像方法评估肝脏体积,标准肝体积通过患者性别、身高、体重进行估算,进而准确计算肝实质切除率(剩余肝体积/标准肝体积)。同时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