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在遗传性多发内分泌肿瘤1(MEN1)中的发生概率为30%-75%,有恶变可能,早期筛出pNETs显得十分重要。
曾有研究报道,超声内镜(EUS)和5-羟色胺正电子发射技术(5-HTPPET)可能有助于发现MEN1患者中的胰腺病灶,但尚缺乏前瞻性研究将上述检查方法与传统筛查方式如CT、MRI及生长抑素受体显像(SRS)相比较。
来自荷兰的Asselt等进行了一项相关研究发现,EUS的灵敏度显著高于上述其他检查方法,其研究结果发表于年第1期的GIE杂志上。研究选取了年2月-年8月基因学证实的MEN1,或临床证实为MEN1且1级家属基因学证实为MEN1的患者。对患者进行CT/MRI+SRS、EUS及5-HTPPET检查,然后将结果进行配比对照。
图A:CT图像(无阳性发现);B:SRS图像(胰腺尾部1处病灶);C:5-HTPPET图像(胰腺体、尾部共3出病灶);D:5-HTPPET与低剂量CT图像(胰腺体、尾部共3出病灶);E:EUS图像(胰腺体、尾部4处及胰头部1处低回声病灶)。
结果表明,41名纳入的患者中有35名发现胰腺病灶(共计处)。
经EUS发现了34名患者的胰腺病灶(处),5-HTPPET发现了19名患者的胰腺病灶(共35处),CT/MRI+SRS发现了18名患者的胰腺病灶(共32处),而仅使用SRS能发现12名患者的胰腺病灶(共13处)。
该研究首次对MEN1患者胰腺病灶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头对头比较。
EUS无论在发现患者总数及病灶总数均有明显优势。在进行EUS的同时,研究人员还使用了多普勒超声,他们发现42%的胰腺病灶为富血管性。
EUS的结果可能同时反映肿瘤生长方式及恶性潜能,曾有研究表明,较大体积、病灶异质性及囊性变可能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恶变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也适用于MEN1患者。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MEN1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至今尚无相关标志物来预测其恶变。
肿瘤的体积大小与转移可能成正比,也因此将其作为是否手术的重要考虑因素。
指南推荐对≥1cm的病灶进行切除,但无确切证据表明最佳手术时机。
EUS能发现大部分病灶,长期使用EUS监测随访能发现肿瘤的增长速度。
对于体积不大但增长较快的肿瘤应早期引起重视,适时手术,从而降低病死率,然EUS对小的、无功能的肿瘤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仍需随访研究。
该研究证实,5-HTPPET发现MEN1患者胰腺病灶的灵敏度与CT/MRI+SRS类似,均高于单独使用SRS,但显著低于EUS。
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将EUS作为MEN1患者筛查胰腺病灶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
本文来自丁香园消化频道,系丁香园原创。欢迎分享,谢绝转载。
丁香园消化时间发布最新临床实用资讯
消化时间与您不见不散
LuY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