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虽然少见但后果严重,其引起的并发症和后期护理更是复杂,当收治一例这样的患者你该如何护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电击伤的知识和护理。
病例介绍
患者姓名:丁某某,男28岁以“电击后坠落致意识丧失2小时”为代主诉入院。2小时前患者于约2.5米高处被高压线电击后坠落,当即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全身抽搐,面色紫绀,约10分钟赶到时查患者心跳呼吸消失,立即给予心脏按压、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抢救并接至我院。抢救约15分钟后患者自主心律恢复。查CT示:1、右枕部软组织肿胀2、右侧7-9肋骨骨折,双肺挫伤,收入我科。发病来:昏迷状态,未进饮食,大小便失禁。
体格检查:体温:38℃,脉搏:次/分,呼吸:14次/分,血压:/mmHg。昏迷状态,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头颈部、背部、左上肢、双手、双下肢皮肤大片烧伤及擦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5mm,对光反射灵敏,双方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四肢肌张力增高,间断全身抽搐,双侧巴氏征阴性。
初步诊断:
1、电击伤;
2.心肺复苏术后;
3.缺血缺氧性脑病;
4.闭合性胸部损伤;
5.右侧7-9肋骨骨折;
6.双肺挫伤;
7.重度烧伤;
入院后给予冰帽控温、脱水降颅压、抗癫痫、营养神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目前神志清醒。症状缓解,已转入烧伤科继续治疗。
电击后皮肤损伤照片
次日换药后皮肤损伤照片
电击伤定义
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临床上除表现在电击部位的局部损伤,尚可引起全身性损伤,主要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严重的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
流行病学
美国保健中心和疾病控制中心估计,每年因外伤而住院的病人中,约例的电损伤,约3.5%与高压电损伤有关。每年还有-人被雷电击伤,其中约30%死亡。我国农村每年因电击死亡0人。
触电死亡原因
高电压:呼吸麻痹;
低电压:室颤、电击性休克、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电击损伤对人体危害取决于:电流强度、电压高低、电阻、径路、接触时间、电流种类等。
电击伤的原因:缺乏安全用电知识,违反操作规范。电器年久失修或高温、高潮湿场所,腐蚀性化学车间,雷雨季节等。雷雨时在大树下避雨。抢救触电者时,营救者用手直接拉触电者。风暴、雪灾、地震、火灾等使用电线断裂,或由于某种原因误碰电源使人体意外触电。
电击伤的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轻度者出现头晕、心悸,皮肤、脸色苍白,口唇发绀,惊慌和四肢软弱,全身乏力等,并可有肌肉疼痛,甚至有短暂的抽搐。较重者出现持续抽搐与休克症状或昏迷不省人事、抽搐。
2神经系统:
急性期呼吸中枢麻痹、记忆丧失、昏迷、四肢麻痹、局限性软瘫。延迟期表现加速性麻痹、横断性脊髓头肌萎缩性侧面硬化。“假死”状态,由于延髓受抑制呼吸肌痉挛所致。
3循环系统:
心律失常(窦速、房颤、室颤),组织坏死释放钾。心肌损害。
4呼吸系统:
呼吸衰竭
5肾脏:
肌肉、肾脏组织发生细胞溶解坏死,肌红蛋白尿、脱水、容量不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6肌肉骨骼:
剧烈抽搐致骨折,关节脱位。
7皮肤:
因电弧或衣物燃烧而烧伤。
8局部表现
低电压:烧伤面积小,直径一般为0.5-2cm,呈圆形、椭圆形,边缘规则整齐,与健康的皮肤分界清楚,一般无痛,焦黄色,褐色或灰色干燥伤面。多见于电流进出口处,如手、臂或脚。
高压电:穿透力强,烧伤面积大,深度大,深达肌肉骨骼。伤口愈合较慢,形成慢性皮肤溃疡。少数体表皮服烧伤不重,早期难以确定损伤的程度和范围,24-48h后周围开始发红、肿胀、炎症反应,形成骨筋膜室综合症。
电击伤的并发症
远处脏器损伤:失明或耳聋(枕叶、颞叶损伤所致);脊髓损伤、四肢麻痹、偏瘫、横惯性脊髓炎;肝损伤、局灶性胰腺和胆囊坏死、肠穿孔少见;中至大血管迟发型出血;摔伤、颅脑损伤、长骨骨折;
迟发型脏器损害:白内障(伤后4-6个月);胆石症、胃肠功能失调;短期精神异常;周围神经病变可致肢体瘫痪;局部组织烧伤坏死继发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妊娠妇女被电击后可发生流产或死胎。
电击伤的急救原则
现场急救原则
关闭电源;b.斩断电路;c.挑开电线;d.拉开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电击伤的治疗
1注重现场急救,对心搏、呼吸骤停者实行心肺复苏术
2复苏后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为使呼吸与心跳恢复,应尽早作气管插管,给予人工呼吸机正压供氧,并注意气道内分泌物的清除。
(2)维持有效循环:一般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开始后仍未听到心音时可使用心脏复苏药物。盐酸肾上腺素为触电后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时的首选药物。触电后发生室颤,行胸外电除颤。
(3)脑水肿的防治:可用冰帽,冰袋,使肛温维持在32℃,以降低脑代谢。并静脉用脱水剂及能量合剂,改善脑细胞代谢。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创面处理:用消毒无菌液冲洗后无菌敷料包扎。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局部电热灼伤的处理
伤面周围皮肤碘酒、酒精处理,辅料包扎,减少污染,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已有坏死肢体采用暴露疗法,伤后3-5d进行坏色组织清创术。
4电击伤饮食
(1)击伤早期:因为病人胃肠功能不好,需进易消化的少渣食物。忌用引起胀气和有刺激性的食物。
(2)感染期: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鸡汤、肉汤、肝泥、肉泥、蒸鸡蛋、蒸水果等。
(3)恢复期: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每顿饭间要加餐;晚上要加夜餐。要多吃水果、蛋类、肉类、糖类等。
电击伤相关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体温过高:入院体温38℃,属于低热范围。
护理措施有:
1.按需监测体温:如果给予降温措施时:物理降温后30min,药物降温60min复测体温
2.每班监测出入量
3.按需评价降温的效果
4.是否出现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脾大,结膜充血,单纯疱疹,关节肿痛及意识障碍
5.每班观察发热的诱因是否消除
6.按需进行口腔护理
7.减少活动,适当休息,每班协助患者改变体位、咳嗽咳痰,防止压疮、肺炎等并发症
8.管理病房温度,室温调节在20-24℃
气体交换障碍:患者气管插管后入ICU,有气体交换障碍的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有:
1.评估患者呼吸困难情况
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
3.评估两肺呼吸运动是否一致、是否有语音震颤,听诊患者是否有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有无干湿啰音
4.患者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SPO2;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
5.评估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气分析
6.评估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X线、CT、MRI
7.评价吸痰效果,观察病人的反应,SPO2,病人咳痰的性质、量及颜色,听诊肺部呼吸音的改变,并记录
8.评价氧疗效果,观察患者呼吸困难有无改善,发绀是否减轻,听诊肺部湿罗音是否减少,监测SPO2,、血气分析结果是否正常
9.患者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必要时吸痰及建立人工气道
10.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给予氧气疗法,氧疗方法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
11.管理病房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室温(18-20℃)和湿度(50-60%)
12.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管理,包括导管固定、气道湿化、吸痰操作、口腔护理、意识评估、VAP的预防
皮肤完整性改变
护理措施有:
1.每2h评估一次患者皮肤温度、弹性、感觉情况
2.每班评估疼痛VAS:痛加剧时查看皮肤创面,检查是否有脓液
3.住院期间每班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开导,消除不良心理因素
4.更换敷料时动态评估面积、创面组织类型、渗液等,及时准确记录
5.每2h评价患者卧位是否舒适,给与适当改变,受压面积避免用力按摩
6.发生感染后,每日两次给予清创冲洗创面,美宝贝复新涂抹抗生素应用,适当给予提高免疫力,控制继发感染
7.注意手卫生,无菌观念,每日两次循环风消毒,感染患者适当增加次数
8.指导床上活动,变化体位及卧位,增加舒适度,评估活动情况
急性疼痛:
护理措施有:
1.用面部表情评分法、数字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
2.可能造成疼痛的操作/气管内吸痰/伤口护理、足跟穿刺/静脉穿刺/外周静脉导管置入时,提前给予疼痛的预防措施,如止痛剂
3.评估患者呼吸状态,警惕呼吸抑制
4.疼痛干预后,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5.提供音乐疗法作为药物镇痛治疗的辅助措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变:
护理措施有:
1.评估基础护理,如(口腔、头发、皮肤、会阴部)
2.每日2次评估床单元、衣物,潮湿污渍及时更换
3.每日评价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所改善
4.每日鼓励患者进行一次主动参的自我护理,从而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
5.下肢被动活动,包括肌肉按摩、关节活动,每日3—5次,每次15~20min,以满足病人生理的需要。活动护理遵循的原则:患者能够独立转移时尽量提供最少帮助或不提供帮助,被动转移作为最后选择方式,随着功能恢复,辅助者提供帮助应减少
6.帮助患者清理排泄物,保持床单元及衣物干澡清洁
7.单车锻炼下肢肌力,每天2次,每次5min,2天1次,每次15min,包括肢体感觉训练、关节灵活性训练、神经肌肉协调性训练、平衡维持训练及步态训练等,观察心率变化,运动量以心率不高于静息状态15次为上限,患者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运动量
8.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经鼻/经口下气道吸痰
9.每日对锻炼时进行监督督促
感染风险:
护理措施:
1.葡萄糖氯已定擦浴
2.预防肺部感染,早期下床、深呼吸/咳嗽、自主床上活动、尽早拔出气管插管、按需吸痰
3.预防尿路感染,进行尿管护理、会阴部护理
4.摄入足够的水(成人每日0ml或以上)
5.执行手卫生
6.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7.执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医嘱
8.需协助病人尽早撤离呼吸机
9.灭菌水填充湿化瓶/湿化罐、空气加湿器加湿,空气加湿器需每天消毒
意识障碍:与电击伤致脑疝、脑水肿有关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
2.冰帽降温,保护脑组织。
3.遵医嘱应用颅内降压药物,注意检测尿量及水电解质变化。
护理工作、生活中安全用电常识
1.禁止用湿手拔、插充电插排。
2.禁止单手拔除插排、手机充电器等。
3.插线孔设置应远离水池(治疗室:注意安全)。
4.严禁乱扯电线,必要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防水袋包裹等)。
5.插排上方严禁输液,氧气流量表、呼吸机湿化灌、积水杯等下方禁止放插排。
6.除颤时远离床旁。
7.手机尽量不要边充电边玩,睡觉时尽量不要将手机放在床边充电。
8.尽可能关闭不用的电器设备(夜间、离开房间时等)。
9.定期检修电器设备,发现有破损、老化电线时,及时报修、更换。
10.定期清洁卫生死角,特别是插排、明线附近,长期使用易发热,空气漂浮物沉降堆积易发生火灾。
预防触电安全知识
1.尽量远离高压线(36v以下为安全电压)。
2.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更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服或悬挂物体,或电线直接挂在铁钉上。
3.发现绝缘层损坏的电线、灯头、开关、插座及时报告,请专业人检修,切勿乱动。
4.万一遇到电气设备引起火灾,要迅速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发现有人触电时,要迅速切断电源,立即呼叫人员进行抢救。
5.若发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无法切断电源时,可以用干木棒、木板等快速将电线挑离患者身体,施救最好带橡胶手套,穿橡胶鞋。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患者,以免触电。
精彩内容推荐:
监测走在前,预防是后盾
收藏!创伤评分法
农民手外伤的护理
皮肤撕脱伤,指南告诉你如何处理和护理(一)
皮肤撕脱伤,指南告诉你如何处理和护理(二)
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hulizixun
.太原白癜风专科医院中科白殿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