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访日志一位老医生寻求中药治疗的历程

李朝龙教授是著名的外科专家,亦是华医学创始人、中医流体学创立者,善用手术和中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既是“刀尖上的舞者”,更是“杏林中人”,来自各地寻求医治的患者络绎不绝,而且每一位患者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今天,让我介绍一位韶关的黄大夫向李朝龙教授寻求中药治疗的三段历程,看看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一)走出癌症误圈

黄女士,今年81岁,是一名退休的儿科医生,曾在年5月及年1月分别得过两次重症胰腺炎,入过两次ICU。年7月初倍感不适的黄女士医院检查,CT诊断:考虑壶腹癌(周围浸润性改变),伴胆系及胰管扩张。消化科、肝胆外科及肿瘤科的主任均诊断为胰腺癌。

7月10日在女儿们的陪同下,找到了李朝龙教授,希望李教授给予诊治意见,设法让老人家余下的日子尽可能不太痛苦。详细问完病史及认真地看完黄女士的病例资料和CT片后,李教授很肯定地对黄女士说:“你得的不是癌症,是胰胆返流,并发慢性胰腺炎和胆管炎,吃我开的中药能治好,不用做手术,也不需要放支架!”

意外的诊断让黄女士一家欣喜不已。服药第二天,黄女士更是惊喜的发现,胃及胆区一直以来的疼痛明显减轻;服用了一个多月的中药,原有症状都消除了。

(二)治疗肝功能异常

年11月初,黄女士感觉容易疲劳,精神不好,23医院检查后发现肝功异常:ALT(谷丙转氨酶).2U/L(正常0-40),AST(谷草转氨酶)U/L(正常0-40),经西医治疗后疗效不佳。12月5日再次来广州找李朝龙教授面诊。

回去吃了一个星期的中药,精神明显好转,12月12日复查肝功:ALT46.8U/L,AST25U/L,显著的疗效让黄女士对李朝龙教授的中药方剂无比信任。

(三)排出胆总管下段结石

年4月初,黄女士无明显诱因地开始出现低烧,上腹疼痛,轻微黄疸,4月12日CT提示:1.拟胆总管下段结石(直径0.5cm);十二指肠乳突部片状异常强回声灶(大小约2.3×1.7cm),拟炎症可能,未排恶性病变,请结合临床。2.拟慢性胆囊炎;肝内外胆管扩张。3.拟胰头假性囊肿(直径0.8cm);胰腺萎缩,胰管扩张。4.上后腹部、胰头周围见多个增大淋巴结,考虑炎性增生可能。5月13日化验ALTU/L,AST63.5U/L,总胆红素61.6mol/L(正常3.4-20.5),直接胆红素47.0mol/L(正常1-6)。西医对症治疗无果后,黄女士放弃了当地医生建议的ERCP+胆总管支架内引流治疗方案,再次找到所信任的李朝龙教授。而这次李教授采取的方法是中药+连续三天服用橄榄油。遵医嘱服药服油后,期间无特殊不适,6月10日化验:ALT50.2U/L,AST30.2U/L,总胆红素14.1mol/L(正常3.4-20.5),直接胆红素8.4mol/L(1-6)。7月31日CT检查提示胆总管下段结石、十二指肠乳头部异常病灶、胰腺囊肿及原有肿大淋巴结均未显示。9月24日:ALT18.6U/L,AST20.0U/L,总胆红素10.3mol/L,直接胆红素2.4mol/L。胆总管下段的结石在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自动排出了,而且十二指肠乳突部原有病灶、胰腺囊肿及增大的淋巴结也都去无痕,当地医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至此,黄女士又恢复了以往的正常生活。

作为资深老医生,黄女士这一辈子经历了太多西医或中医药的治疗,而命运仿佛总在捉弄她,不停地给她的身体出难题,幸好,她遇到了疾病的解题高手李朝龙教授,是李朝龙教授精准的医学诊断和独特的中药方略多次救治了她。她觉得有生之年能遇到李朝龙教授,真是太幸运了!她家里人多次发来信息说,李教授真的太神奇了、太伟大了!他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

李朝龙教授对笔者说:“该患者的胆管和胰管都扩张并伴有炎症,说明胆胰管汇合部有阻塞因素存在,导致‘胰胆返流’,引起胰腺炎和胆管炎;而其检查结果并不支持恶性肿瘤诊断。用中药利胆、排石、消炎肯定奏效。希望医生们注意‘胰胆返流’这一并不少见的临床问题。”

部分检查结果

患者家属留言

——END——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长按以下指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yz/5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