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胰腺炎不可轻视

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性或持续性腹痛,腹泻,消瘦,黄疸,腹部包块和糖尿病等。

诱发因素

(1)胆道疾病:预防首先在于避免或消除胆道疾病。例如﹐预防肠道蛔虫﹐及时治疗胆道结石以及避免引起胆道疾病急性发作﹐都是避免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措施。

(2)酗酒:平素酗酒的人由于慢性酒精中毒和营养不良而致肝﹑胰等器官受到损害﹐抗感染的能力下降。在此基础上﹐可因一次酗酒而致急性胰腺炎﹐所以不要大量饮酒也是预防方法之一。

(3)暴食暴饮: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肠道的正常活动及排空发生障碍,阻碍胆汁和胰液的正常引流,引起胰腺炎。所以﹐当朋友相聚、欢度假日在饭桌上一定要想到急性胰腺炎,不可暴食暴饮、海吃山喝。

(4)上腹损害或手术﹐内窥镜逆行胰管造影也可引起急性胰腺炎,此时医生和病人都要引起警惕。

(5)其它﹐如感染、糖尿病、情绪及药物都可引起。

预防胰腺炎

1、即使不医院作B超、CT或腹部平片检查,也应顺便检查一下胰腺是否正常。如果怀疑胰腺有问题,应作胰胆管造影检查。   

2、有胆石症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3、胆囊、胆管有炎症者,应进行及时、足量的抗炎、利胆治疗。

4、胆道或肠道有蛔虫者,要尽早进行驱虫治疗。 

5、不饮酒或少饮酒,尤其不要饮用高度白酒。   

6、不可暴食,特别是不应一次进食大量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

7、采用胃镜或钡餐造影检查十二指肠肿瘤、息肉、炎症或畸形等病变者,若发现其病变与胰腺炎发病有关,应及早治疗。   

8、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及早、彻底治疗可能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感染性疾病,如伤寒、肝炎、败血症、肠病毒感染等。   

9、降低高血脂,积极防治动脉硬化。   

10、谨慎用药。激素、双氢克尿噻、硫唑嘌呤、雷米封、消炎痛、雌激素等药均可以诱发胰腺炎。   

11、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注射药物时,要严格控制造影剂的剂量和注射时的压力,术后要对病人严密观察。

胰腺炎的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可防止呕吐,减轻腹胀,增加回心血量,治疗胆道疾病。

(2)补液、防治休克:静脉输液,补充电介质,纠正酸中毒,预防治疗低血压,维持循环稳定,改善微循环。

(3)镇痛、解痉诊断明确后使用。

(4)抑制胰腺分泌:使用抑酸和抑胰酶制剂。

(5)营养支持:禁食期靠全肠外营养。

(6)抗生素应用:对重症胰腺炎,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

(7)中医治疗

胰腺炎的护理

非手术护理

1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向病人解释休息有助于减轻胰腺负担,促进组织和体力的恢复。指导病人采取正确的卧位,无休克者取低半卧位。指导病人勤翻身、深呼吸及有效地咳嗽,预防褥疮和肺部并发症,有呕吐者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休克者取头低脚高仰卧位,以保证脑部血液供应,剧痛而辗转不安者要防止坠床。

2禁食和胃肠减压

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述因为食物中酸性食糜进入十二指肠能促使胰腺的分泌,使肠管内压力增高,加重胰腺的病变。通过禁食并行胃肠减压可避免呕吐,同时也可避免食物和胃酸刺激十二指肠分泌大量肠激素而增加肠液的分泌,从而降低酶对胰腺的自溶作用,减轻腹胀,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3观察

观察腹痛、腹胀情况和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休克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致死原因,往往是突发性的,随时密切观察病情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医生反映,并协助医生积极抢救。

4抗生素的应用

对病情重和胆源性胰腺炎发病早期即可应用抗生素,目的是预防性用药和防止肠道细菌移位感染,对后期感染治疗有利。

5详细向病人及家属讲解

重症病人早期应用胰酶抑制剂有效,可减轻胰腺负担。应用输液泵将生长抑素(善宁)0.2g入生理盐水80ml持续静脉泵入,能有效抑制胰液分泌。

6支持疗法

因病人禁食时间较长,应补充足够的营养,以增加抵抗力,促使早日康复。在输液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心、肺、肾功能。

手术护理

(一)术前护理

1、缓解疼痛,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药物及胃肠减压和抗胰酶药物。

2、改善和维持营养状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预防休克发生。

3、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给予心理疏导。

4、禁食:手术前一日禁饮食,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禁食可以使胰腺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因食物刺激胰液分泌增多,从而加重病情。同时给予静脉营养的指导,通过营养支持,首先可补充因自身消化所造成的大量损失,其次对疾病恶化演变的病理过程有积极的阻断作用,同时可预防各种并发症。通过胃管减压使胃液减少,从而减少胰液的分泌,并减轻胃液潴留和腹胀。

5、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灌肠,术前置胃管,术前针等。

6、多与病人沟通,耐心地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

(二)术后护理

1、体位:术后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后生命体征平稳取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腹腔引流及痰的咳出,防止肺部感染及嗝下感染。鼓励病人尽早在床上活动,促进肠蠕动,预防肠粘连,有利于病人康复。

2、饮食:术后禁食,待病人肠蠕动恢复后,腹部无腹痛、腹胀,可予以进温开水,观察1~2天无不适后改进流质饮食。胰腺炎病人代谢高、消耗大,宜予高蛋白、高营养、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

3、密切观察病情:(1)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恶心、呕吐时胃内容物反流入气管,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频率和幅度,以及有无气急、紫绀等现象,及时与医师联系,及时处理。(2)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渗湿,以便及时更换敷料,询问病人有无腹胀,鼓励病人活动。(3)引流管的护理:①妥善固定好各种导管,防滑脱,对狂躁或昏迷病人尤其注意。②标明每一根导管的名称、放置部位,说明每一根导管的作用。③保持各种导管的通畅如有脱落的坏死组织,稠厚脓液或血块填塞管腔,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使用双套管引流,保持连续吸引,其吸引力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内脏组织和血管。④准确记录各种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⑤腹腔灌洗的护理:从胰引流管灌洗,腹腔引流管流出,可及时排除炎性渗出及毒性物质,注意无菌操作,引流管的内径较灌洗管粗,以利坏死组织和灌洗液通畅排出,冲洗液、灌注液要现用现配。⑥保持无菌:防止污染,外接的消毒引流瓶、管子应定期更换。

4、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预防褥疮、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并发症。

5、防治术后并发症:及时发现,如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大出血、胰外瘘和胰腺脓肿或假性囊肿等。

6、胰腺部分切除后,可能会引起内、外分泌缺失,如过去有隐性糖尿病者,术后症状往往加剧;或因胰液缺乏,出现脂性腹泻等。前者应根据化验报告,补充胰岛素;后者注意调节饮食,并补充胰酶制剂。

医院重症医学科温馨提示:

胰腺炎患者应注意清淡饮食。平时宜食碱性主食,如馒头、面条以中和胃酸减少胰液分泌;少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花生、肉汤、鱼汤等。解除禁食后应注意补充蛋黄、鲜牛奶、胡萝卜、西红柿等脂溶性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补充禽类的肉、鱼、虾、蛋等蛋白质高的食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少食多餐,规律饮食;少用动物油,多用植物油;禁烟酒、咖啡、浓茶、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具体饮食应根据胰腺炎的病理分期分阶段进行!

医院重症医学科简介

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年,现有21张床位。医生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护理人员22人。护理人员有8人医院取得重症监护资格证,1医院进修。

科室拥有全院最先进的监测治疗设备。经过10年不懈努力现已通过师重点专科审核,是奎屯金三角地区开放床位最多的重症医学科,科室承担了七师地区急危重症患者治疗护理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医院、医院、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重症医学科收治范围

(1)各种复杂大手术后的重症患者,尤其术前有合并症者,如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或术中生命体征不稳定、出血量较大、有一过性缺血或缺氧性损害者;

(2)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发作者,或其他需要呼吸管理和呼吸支持的患者;

(3)各种类型的休克;

(4)心功能不全,或有严重心律失常者;

(5)严重复合性创伤;

(6)经治疗可望恢复的多器官功能减退的急性衰竭者;

(7)某些意外灾害性疾病,如各种原因的中毒、溺水、触电等;

(8)各种原因心跳、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CPR)后的患者;

(9)其他需要加强护理的重症患者。

重症医学科开展技术

气管插管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无创有创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锁骨下、股静脉、颈内静脉)、支气管镜下吸痰、血液净化(持续床旁血液滤过)、腰椎穿刺术、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肺开放、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呼吸末CO2监测、亚低温治疗、危重患者超声技术

重症医学科医疗团队

周军

副主任医师,主要擅长重症循环衰竭与多器官衰竭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各种类型休克、肺水肿、围术期心梗心衰,心律失常等循环支持,肾衰、多脏器功能不全的诊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支持以及多发伤、心肺复苏等的救治。

刘晓军

主治医师年6月毕业于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年7月参加工作,主要擅长脑卒中、多发伤、各种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完成器官插管、气管切开术、各种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医院先进个人及岗位能手称号。

刘聪

主治医师,年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主要擅长外科疑难手术后治疗管理、对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危重症患者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气管插管、呼吸道管理、机械通气支持技术、气管切开技术、各种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等诊疗技术,曾荣获优秀工作者、师青年岗位能手、七师五四青年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供稿:重症医学科

编辑:张颖

责编:牛文联

编审:陈文权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yz/6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