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腹泻、便血,消瘦等症状需警惕
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李保东说:“肠癌的发展历程犹如蝌蚪变成青蛙,也如新鲜的苹果逐渐变烂,如果病人做过肠镜体检,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就不会造成今日的悲剧。肠癌早期没有明确、明显的症状,但是仍然会有一些端倪。”1、腹胀、腹痛。
原因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或表现为无规律的绞痛。
2、排便习惯改变。
腹泻、便秘、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大便变细等。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
3、黏液便或黏液脓性血便。
由于粪便的摩擦,肠腔内肿瘤的表面如果破裂,发生出血,就容易带出浅、淡红色样的带血大便。由于早期肿瘤比较小,血便的发生率比较低,或者只是间断性的发生。
4、贫血、低热、乏力、水肿、
不明原因的消瘦等全身症状。
随着肿瘤扩散浸润加重,肿瘤表面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高危人群需尽早做肠镜检查
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宁说:“肠癌的起病很容易被忽视,因为一般没有临床症状,或者被患者自行诊断为“肠炎”或“痢疾”。一部分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这些症状常常缺乏特异性,因此,肠道疾病的确诊,还是需要依赖肠镜等检查,高危人群需尽早做肠镜检查。”肠癌的高危人群:
1、30岁至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如出现便血,贫血与消瘦,腹泻或便秘交替,腹痛和腹胀,黏液便和脓血便,排便次数增加、排不尽等。 2、有肿瘤家族史:如直系亲属患有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也需要高度重视。 3、有癌前的病变的人群。比如以前曾经做过肠镜,有大肠息肉或者是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也是高危的人群。 4、有其他的良性肠疾病,同样要引起重视,也属于高危人群。如慢性的腹泻、长期便秘史、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等。 高危人群,并不是说一定会得癌症,只是说患肠癌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些,需要引起重视。(来源:医院)
河南健康网
健康资讯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