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专家:医院肝胆科李铁峰
《空中导医台》名医专家走出诊室,做客直播室,从专业的医学角度,科学帮助听众答疑解惑。
李铁峰
医院肝胆科
学术资料主治医师,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吉林省健康管理协会微创与腹腔镜外科分会委员,通过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获得优秀住培医师等称号,研究生期间及毕业后一直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对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胰是一个狭长的腺体,横置于腹后壁1-2腰椎体平面,质地柔软,呈灰红色;胰可分为胰头、胰颈、胰体、胰尾四部分。
胰管位于胰实质内,其行走与胰的长轴一致,从胰尾经胰体走向胰头,沿途接受许多小叶间导管,最后于十二指肠降部的壁内与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在胰头上部可见一小管,行于胰管上方,称为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胰腺分为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组成,腺泡分泌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胰液中含有碳酸氢钠、胰蛋白酶原、脂肪酶、淀粉酶等。胰液通过胰腺管排入十二指肠,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作用;内分泌腺有大小不同的细胞团——胰岛所组成,胰岛主要由4种细胞组成: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
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以旁分泌的方式抑制A、B细胞的分泌。
pp细胞: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两种: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水肿、出血及坏死等急性损伤;慢性胰腺炎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胰腺局部或弥散性的慢性进展性炎症,伴随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不可逆损害。
我国的胰腺炎发生率比国外低,这是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造成胰腺炎的原因主要为酗酒、创伤、胆道疾病等等。国外引起胰腺炎的原因主要为酒精中毒,而我国与此不同,主要是由胆结石致胰液引流不畅、反流而使胰腺发炎。但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所升高,胆源性胰腺炎占发病人群的50%以上。平均发病年龄是55岁,发病率大约为4.8/10万-24/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约有15%-20%的成年人病情较重,少部分可因病死亡,总体死亡率约为5%。
胰腺炎的症状包括:
急性腹痛:常为首发症状,中左上腹部甚至全腹部开始疼痛,程度从轻度到重度不等,疼痛可能会向腰背部放射,进食后感觉疼痛加剧。
恶心呕吐:多数病人起病时会出现恶心呕吐,有些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些则为褐色液体。
发热:继发细菌感染时,常出现发热可持续数天。
脂肪泻:不耐受油腻食物,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有泡沫,恶臭,表面发油光。
血糖升高:因胰腺的慢性损伤会导致糖尿病。
如果出现腹痛或者严重到坐立不安的程度或无法找到更舒适的姿势,请及时急诊就医,胰腺炎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疾病,急性重症胰腺炎尤为凶险,死亡率高。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胰腺炎的发生和复发。
日常的生活饮食和活动尤为重要:
戒酒:酒精是诱发急、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戒酒对人们的胰腺炎发生率和出院后的控制复发率很重要。
戒烟:对预防胰腺炎有一定作用,如果是已经有了胰腺炎的症状时,是一定要戒烟的。
低脂饮食、多饮水:避免暴饮暴食,油腻的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易消化的食物请适当摄入,少食腌制类和加工类的食物,减少胰腺负担,多吃蔬菜水果、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多素少荤、多食五谷杂粮、薯类。
长期脂肪泻的病人,应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素B12、叶酸,适当补充各种微量元素。
但是蛋白质也要适当摄入,然而如果再一次进餐时摄入大量的蛋白质,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如果在吃大量蛋白质食物的同时,又过量饮酒,则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机会更大。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要看胰腺炎的炎症程度,如果是水肿型胰腺炎,则它恢复较快,而如果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则会影响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使胰岛素分泌的过少甚至分泌不出来,从而导致糖尿病,这种由于别的病症引起的糖尿病就叫做继发性糖尿病。因此,要想不得糖尿病,保护好胰腺也是很重要的。
来源:医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