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神经内分泌瘤G2病例分享
医院
肿瘤一病区宋丽杰教授
患者基本资料
某某,女,64岁
主诉:左上腹钝痛1月余
现病史: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持续性钝痛,伴厌油腻、纳差,无反酸、恶心、嗳气等。
既往史:糖尿病史20余年
体检:左上腹可触及约5X3cm质硬固定包块,伴触痛。
CA:.9ng
入院后胃镜检查
胃窦活检:粘膜慢性炎症
CT检查
CT:左侧腹腔内占位,恶性考虑;腹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肝内多发转移;腹腔积液;门脉增粗,胃底静脉曲张。
PET-CT检查
病理结果
患者治疗经过(一):
-4-12、-5-4“希罗达1.5gBidd1-14+替莫唑胺mgd10-14”2周期
SDS-LAR30mgd28
2周期后疗效评估:PR
-6-3日PET-CT与-03-21日PET-CT结果比较:病灶多数较前缩小,放射性浓聚程度较前减低。
患者治疗经过(二):
-6-3、-7-16“希罗达1.5gBidd1-14+替莫唑胺mgd10-14”2周期
SDS-LAR30mgd28
4周期后疗效评估:PR
患者治疗经过(三):
-8-15、-9-20“希罗达1.5gBidd1-14+替莫唑胺mgd10-14”2周期
SDS-LAR30mgd28
6周期后疗效评估:SD
.11.7CT:
肝脏MRI:
该患者再次经过我院多学科医院会诊,都建议给予手术切除或加入射频等局部治疗手段,患者及家属给予拒绝,继续原方案治疗。
患者治疗经过(四):
-11-12“希罗达1.5gBidd1-14+替莫唑胺mgd10-14”1周期
SDS-LAR30mgd28
-12-20SDS-LAR20mgim患者因自身原因要求停止继续药物治疗。
.2.27复查疗效评估:PR
CT:病史提供,腹腔内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后,较-11-7片变化不大。腹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减少减小。肝内多发转移,较前部分略缩小。
.6.21复查疗效评估:SD
CT:病史提供,腹腔内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后,较-02-27片变化不大。腹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减少、减小。肝内多发转移,较前无明显变化。
.2.22复查疗效评估:SD
.2.22CT:病史提供,腹腔内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后,较-06-21片缩小。脾胃间隙及肝门区稍大淋巴结,较前变化不大。肝内多发转移,较前变化不大。
治疗前后CA变化:
总结和讨论
NENs曾被认为是一类罕见病,但随着内镜和生物标记物等技术的进步,NEN诊断水平的提高,过去40年发病率增加了约5倍,目前发病率约6.98/10万。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70%。这类疾病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患者发现较晚,确诊时已达到局部扩散或远处转移,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应该采取全身治疗联合局部治疗的多学科治疗模式。
卡培他滨联合替莫唑胺(CAPTEM)在PNETs患者中疗效较好,既往临床研究表明其ORR可达17%-70%,局部缓解率可达65%-97%,中位缓解时间为8-20个月。该例患者经过我们中心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会诊,采取CAPTEM方案,达到PR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轻。中间有手术及局部治疗机会,患者给予拒绝。随访至今已经两年,患者生活质量高,病灶稳定,继续随访中。
宋丽杰
肿瘤学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MDANDERSON高级访问学者。
专业方向: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恶性肿瘤转移与复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社会职务
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医促会中国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医促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委会全国青年委员
医促会中国神经内分泌肿瘤河南省地方学组组长
河南省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老年学会肿瘤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