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患者的双赢选择介入治疗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它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之比为0.99:1。因发病早期常常没有任何症状,很多患者确诊时都属于晚期,胰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病例主要是在60-80岁之间,男性比女性更常见。近年来,它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胰腺癌发现时多为晚期,仅15%的患者可以接受外科手术切除,胰腺癌的生物学特点不同于其他肿瘤,对传统的化疗和放疗不敏感,因此,胰腺癌也常被医生和患者称为“癌中之王”,因此放弃治疗成为了无奈的选择。

其实,这时还有一个很好的选择,既可以达到化疗的效果,又能避免化疗所带来的痛苦,那就是介入治疗。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去年就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行介入治疗做了详细的指南规定,高度肯定了介入治疗胰腺癌的效果,尤其是经动脉灌注化疗。因为经动脉化疗肿瘤局部药物浓度较静脉用药高,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表明,介入治疗在改善胰腺癌相关症状、延长生存期、减少肝转移及发生肝转移后的治疗上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胰腺癌介入治疗是怎么进行的呢?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把导管超选择放置在胰腺癌的供血动脉内,再通过导管把抗肿瘤药物注入胰腺癌的供血动脉,可使局部肿瘤组织内长时间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延长了药物对肿瘤组织的接触时间,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同时身上别的器官药物浓度非常低,患者因化疗而带来的副作用非常小。

如果有条件,医生还可以把导管一头放在胰腺癌的供血血管,另外一头埋在胸部的皮肤下面,就像装心脏起搏器一样,这样需要打抗肿瘤药物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根导管打药,就像打点滴一样方便,但是抗肿瘤的药物却是全部打进了肿瘤,而不是像全身化疗一样流遍全身。

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它的风险非常非常低,属于一种微创手术,对年龄和身体条件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种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

介入疗法不仅可以对胰腺癌本身进行治疗,而且在处理胰腺癌的相关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胰腺癌容易侵犯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例如:胆道、门静脉和神经等。侵犯胆道引起的“梗阻性黄疸”,会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患者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全身皮肤瘙痒、小便深褐色和大便灰白色,而且因肝功能受损,无法接受任何治疗;侵犯静脉会引起“门静脉阻塞”,导致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受损;侵犯神经会引起腰背部剧烈疼痛,有时每天服用大量镇痛药物也无法缓解。这些临床症状的出现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往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选用合理的介入疗法可以缓解上述临床症状。对于“梗阻性黄疸”,可以经皮肤穿刺置入细小的引流管或者放入支架,把胆汁引流出体外或者进入肠道内,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迅速下降,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针对胰腺癌的治疗;对于“门静脉阻塞”,可以在患者近肝脏处的皮肤作一约2mm的小孔,送入相应器械,于门静脉阻塞部位撑开阻塞的门静脉再放置门脉支架;对于伴有剧烈疼痛的患者,可以在CT监视下,插入和与粗细相仿的穿刺针,在引起疼痛的部位注射无水乙醇,毁损疼痛相关的神经,从而减轻疼痛。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长春哪家医院好
北京白癜风能治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zz/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