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我们交际的一种桥梁;是我们促进亲情、友情的一种沟通方式,适当饮酒可以益气、通经活络。但是“酒麻木”们长期大量饮酒对消化系统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在消化道内不需要消化就可以吸收,吸收快且完全。空腹饮酒时,15分钟吸收50%左右,半小时吸收60%-90%,2-3小时吸收达到%。过量饮酒会损害胃粘膜和小肠的超微结构及吸收功能,还能刺激胃粘膜黏膜充血水肿。长期摄人过量乙醇,可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对胰腺腺泡细胞和胰小管上皮细胞有毒性作用,导致以下几种常见的疾病:
1.酒精性胃病
大量的高度数酒精在胃内很快吸收后,直接损伤胃粘膜的上皮细胞,破坏了胃粘膜的屏障作用;酒精也可对粘膜下的血管造成损伤。导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即所谓的“酒精性急性胃炎”。多为急性炎症,有上腹痛、腹胀、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但部分病人也能转为慢性胃炎,甚至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呕血、黑便、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所以饮酒不要过量,即便不得已必须饮酒,一定要记得做好充足准备。空腹饮酒是大忌讳,一般上酒桌之前最好先喝一些酸奶来垫底,至少喝ml左右才有效果。此外,可以口服一点铝碳酸镁片,但是要注意,不能长期经常服用,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喝酒时吃菜也有讲究,记得多点一些豆腐,蛋类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还可以吃一些肉类有助于蛋白质类物质保护胃粘膜。
2.酒精性肝病
酒精可导致肝细胞代谢紊乱,影响线粒体功能,使肝内甘油三酯堆积,致脂质沉积;导致肝星状细胞活化,胶原合成增加,促进肝纤维化;长期酗酒者,肝内还原性谷胱甘肽明显减少,抗氧化活性减弱;触发自身免疫反应,促进大量炎症和纤维化细胞因子的释放,所以会导致脂肪肝甚至肝硬化、肝癌。
因此,若已经发现脂肪肝了一定要戒酒,在戒酒的基础上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C、K及叶酸。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性谷胱甘肽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可以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但不宜同时应用多种,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及因药物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已经发展到肝硬化就一定不要讳疾忌医,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如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昏迷和肝癌等)的发生。
3.酒精性胰腺炎
酒精会刺激胰腺分泌,也会导致十二指肠的水肿和痉挛,使胰管的压力增加,导致胰腺分泌的胰液外露,从而引发炎症,甚至会导致胰腺附近的器官发生损害。急性胰腺炎表现上腹部疼痛、厌食、呕吐,可合并低血压、肾衰竭、肺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胰腺炎通常表现反复或持续性腹部疼痛、厌食和体重下降,也可有胰腺功能损害的体征,如胰腺外分泌功能低下(吸收不良、营养缺乏)和内分泌功能低下(糖尿病)。
为了避免胰腺的损伤,这几类人最好多加预防:(1)有较长喝酒史或经常要应酬饮酒、陪酒的人。(2)已经患有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的人。(3)有长期的饮酒史并且已经患有严重糖尿病的患者。(4)患有糖尿病,近期出现脂肪泻(大便量多、臭,常漂浮在水面上,甚至有油样便)的人。(5)患有胆结石的人士。
酒精性胰腺炎的预后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是否戒酒。(2)是否管住嘴。(3)是否科学处理糖尿病与脂肪泻。(4)能否做到定期看医生。
那么如何饮酒才健康呢?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饮酒的限量值是,成年男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相当于啤酒ml,或葡萄酒ml,或38度的白酒75g,或高度白酒50g;成年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g,相当于啤酒ml,或葡萄酒ml,或38度的白酒50g。
医院消化内科陈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