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人生确实很理想,而且关键是大都实现了。
最近新能源汽车圈可真是热闹非凡。“”等相关热词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和微博热搜。一时之间,本就自带争议和质疑的两家车企和创始人都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笔者决定写李想的时候,其实是在理想汽车的第二款汽车L9官宣的前几天。当时有消息传出,李想卸任了理想汽车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
对于这一动作,理想虽然并未给出回应,但这两年,互联网的“卸任潮”可谓来势汹涌。
从马云到黄峥,再到最近的张一鸣、丁磊,无论是新一代还是老一辈,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互联网大佬陆续“放权”,开始扎堆“退隐江湖”。当创业变为守业,必然需要新思维、新的接班人带领企业开启新的篇章。
对于刚刚过了不惑之年的李想,如果此时激流勇退,转身离去,他又将会走向哪里?
李想的人生经历其实很传奇。18岁放弃高考,辍学创业,一边运营自己的个人网站“显卡之家”,一边给IT类媒体供稿。从汽车之家,再到现在的理想汽车,短短二十年时间,三次创业,三次大获成功!
他曾经见过多个投资人,最后投他的只有王兴和张一鸣。在理想汽车纳斯达克上市前一天,美团王兴在社交媒体曾发表感言:“那些认为李想的理想是操盘一个千亿美元理想汽车的朋友们,你们还是低估了一个数量级。”
他像一个理想主义者,更像一个偏执狂,坚持做所谓商业意义上有价值的事情。
他的造车梦其实早在卸任汽车之家总裁之前就已经初露端倪。年,秦致用“把汽车之家做到50亿美元”的憧憬挽留他,李想妥协了;年,秦致再次用相同的方式规劝他留下,他也接受了。直到做了第一批特斯拉的中国用户,年,偏执的李想,毅然决然选择了新能源汽车。这也才有了今天的理想。
他是80后企业家的典型代表,曾经的“京城IT四少”。在汽车之家的时候,就曾是与整个行业的潜规则作对,在不同场合表达“投广告不要回扣、数据不造假”这件事很难成本很高,但就是正确的事情。
他很早就接触互联网,并且全身心的投入,最终经历九死一生,把企业做到了一定高度。这里有个人努力的成分,也有时代大背景下难得的机遇。
今天的李想,正在渐渐退去曾经的叛逆不羁和口无遮拦,真正变成一位合格沉稳的企业家。
01狂傲的“理想主义者”理想打造家庭用车理念贯彻的很彻底。
李想曾在公司内部立下flag:年要占据2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智能电动车企业。年,理想汽车的经营亏损达10.2亿元,比上年的6.69亿元,大幅增加了52%。当年,理想ONE总交付量辆。据此测算,平均每卖一辆,就亏一万元。即便算上理想大幅增加近5亿元的理财收入,理想汽车年综合亏损,仍然超过8亿元。
但是李想认为,这次发布的L9是万元内最好的家用SUV,而且尽管贵了,但销量L9超过理想ONE是妥妥的。自信的另一面,是狂傲。
过去,理想汽车ONE,一直把丰田汉兰达作为“假想敌”,定价不到35万。而这一次,45.98万元的售价不仅比四年前第一款车ONE贵出了11万块钱,要知道,这是一个二线城市工薪阶层上等水平的收入,而且还直接挑战了传统豪华车BBA的中型SUV,甚至不把迈巴赫GLS、宝马X7等放在眼里。这样的狂人语录,无疑达到了最佳的宣传效果。各种舆论文章扑面而来。
也是受此影响,新车上市第二天,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