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对胰腺癌的诊断认识

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7656235.html

胰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维持在5%左右,因此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检测技术方面,能与“金标准”病理学相结合的医学影像技术——超声内镜(EUS),因其具有快速、创伤小、易耐受等优点,无疑成为胰腺癌的最佳诊断方法。

EUS将超声探头安装在内镜顶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黏膜表面的形态结构及病变情况,同时通过超声技术将管壁层次结构、病变起源及浸润深度进行可视化。自年EUS首次临床应用以来,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消化病学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诊治指南开始推荐使用EUS进行检查与治疗,尤其在胰腺疾病和胃肠疾病方面,EUS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诊疗方式。

EUS对胰腺癌的诊断

胰腺癌最常用的筛查方法是经腹部超声(US)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但因胰腺位于腹膜后并且受腹部堆积的脂肪、肠腔的积气等因素影响,胰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率较低。多个研究表明,US(64%)、CT(77%)、多排CT(86%)、磁共振成像(MRI)(86%)等检测方法,均不如EUS(80%)。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可以较清晰的观察胰腺实质及胰胆管形态学变化,但尚未有灵敏度和特异度的相关报道。

一项Meta分析指出,21世纪最先进的肿瘤筛查手段-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对胰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灵敏度(91%)和特异度(81%),但因其过度依赖糖代谢酶的表达、肿瘤细胞的活动性及肿瘤细胞对氟化脱氧葡萄糖的摄取,故仅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重要辅助方法;EUS可以近距离观察胰腺,清晰显示胰腺实质、胰腺导管及胰腺周围淋巴结,已成为胰腺癌的首要检测手段,结合细针穿刺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大于90%,对病灶大小3cm的胰腺癌灵敏度有99%。

EUS可以近距离观察胰腺,清晰显示胰腺实质、胰腺导管及胰腺周围淋巴结,已成为胰腺癌的首要检测手段,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还可以区分血管结构,明确胰腺及周围血供情况,为探针穿刺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的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对于US、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胰腺肿块的疑诊胰腺癌患者,首要推荐使用EUS进行胰腺检查与评估,确认肿瘤侵犯的初始部位。更关键的是,EUS对胰腺癌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意义,可以作为排除胰腺癌的重要检测手段。

1.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技术(EUS-FNA)

当消化系统病变难以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EUS评估良恶性时,EUS-FNA可以通过细针穿刺获取消化道肿物的细胞学或组织学标本,从而经病理检测来明确病变性质。

有学者分析,EUS-FNA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精度及准度,灵敏度为85%-88.6%,特异度为98%-99.3%。PuliSR等通过初步检索篇有关EUS-FNA诊断胰腺癌的文章,审阅并最终选定了其中的篇,进行了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最终指出EUS-FNA已经成为了一个更加准确及安全的胰腺癌诊断手段。

近些年,多个消化系统疾病指南也推荐EUS-FNA是胰腺占位性病变首选的病灶活检手段。但随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些可能影响其诊断的潜在因素也受到重视,例如内镜操作者和其他医护人员的经验、穿刺的手法、使用的穿刺针种类及型号、是否使用针芯、是否使用负压、穿刺的次数、是否建立现场快速病理评估技术(ROSE)等,只有深入研究这些影响因素,才能获得更好诊断率。

2.超声内镜弹性成像技术(EUS-E)

炎症、纤维化、癌变等不同的病理过程,均可以导致组织密度的改变,而癌变组织通常会比周围邻近的正常组织具有更大的密度、更硬的质地,并且被压缩时密度和质地的变化较小,基于上述的这种癌变组织的特性,一种用于区分良恶性肿瘤的新兴技术——超声内镜弹性成像技术(EUS-E)就应运而生。

EUS-E通过对目标组织施加轻微的压缩来评估其硬度,并将所得到的牵拉位移记录在被检查的区域中,然后将位移程度按比例划分在1-个数值之间,并将每个数值按红—绿—蓝(RGB)色调的色谱划分,其中坚硬组织显示为深蓝色,中等硬组织为蓝绿色,较硬组织为绿色,中等软组织为黄色,软组织为红色。一般认为,正常胰腺呈现绿色;慢性胰腺炎等炎性肿块则以绿色为主,夹杂其他颜色;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呈现蓝色;胰腺癌则以蓝色为主,夹杂其他颜色。

自年第一次有学者基于病变颜色模式较系统的用EUS-E评估良恶性组织以来(特异度67%,灵敏度%),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EUS-E虽然不能代替EUS-FNA,但它们可以成为区分胰腺病变的有效补充工具,从而减少EUS-FNA的假阴性率。

最新的定量EUS弹性成像技术(QE-EUS),试图使弹性成像变得更加客观、严谨,有研究显示QE-EUS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度(92.9%),但EUS-E也有一些相对的局限性,Gon?alvesB等学者研究指出慢性胰腺炎与胰腺肿瘤有时较难通过EUS-E鉴别,因为炎症组织也可产生类似肿瘤组织的蓝色图像。

3.对比增强型超声内镜技术(CE-EUS)

对比增强型超声内镜技术(CE-EUS)是一种区分胰腺癌与其他胰腺良恶性病变的新型检测手段,指在进行EUS检查时经静脉给予适量的造影剂,不同的胰腺疾病表现为不同的强化图像。CE-EUS既可做定性分析又可做定量分析。

在定性CE-EUS中,将病变组织与周围实质组织的强化图像相比较,从而分为非增强型、低增强型、同等增强型和超增强型4种图像,胰腺癌常表现为低增强型,慢性胰腺炎为同等增强型或超增强型,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为超增强型;在定量CE-EUS中,使用时间强度曲线(TICs)来描述回声强度峰值下降的速率,Matsubara等发现胰腺癌1分钟的回声强度峰值下降率最高,其次是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和胰腺神经内分泌瘤。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分析,CE-EUS已成为胰腺癌鉴别诊断的新方向,在一项包括例患者的Meta分析中,CE-EUS对胰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和89%,也有学者发现CE-EUS能够识别经EUS-FNA检查的胰腺癌假阴性病例,从而提高了诊断胰腺癌的阳性率。

CE-EUS也有相对的局限性,如造影剂属于大分子物质,有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假瘤性慢性胰腺炎因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不同,在定性CE-EUS上也可以出现低强化图像,故其与胰腺癌的鉴别也具有相对难度。

4.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技术(CEH-EUS)

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技术(CEH-EUS)通过静脉注射微气泡造影剂,在较高机械指数灰阶图像下,利用装在内镜前端的选择性谐波检测元件,将常规超声的线性信号与微气泡的非线性信号相分离,间歇观察造影剂进入病灶血管后的信号改变,以较高的分辨率描绘血管,从而判断病灶的血供情况及良恶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胰腺癌的血管形态通常呈不规则的网状结构,慢性胰腺炎内的血管形态基本等同于其他正常胰腺组织,可有少量血管增生,而胰腺神经内分泌瘤则表现为大量血管增生。因此CEH-EUS可以指导EUS-FNA获取有效的癌变组织,减少创伤、出血等并发症。CEH-EUS能否直接诊断胰腺癌尚缺少临床数据,其在临床中的更深远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讨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EUS引导下的多种检测方法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并已逐步成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特别是EUS-FNA可以直接获取细胞学或组织学标本,其安全性、准确性、微创性是其他方法不能取代的,但同时需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hf/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