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消化的不解之缘
我们经常听人这样抱怨:“为了这事啊,我吃不好也睡不好!”
饮食和睡眠总是息息相关,消化的问题常常伴随着失眠。这是什么原因呢?按中医的说法:“卧不安则胃不和”。让我们来看看二者的关系吧!
睡眠问题影响消化功能:
首先,睡眠障碍的人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样的情绪变化会影响正常的神经传导,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产生较多的皮质醇。而皮质醇的增多又会导致胃肠运动失调,出现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各种消化系统症状。其次,睡眠障碍还会影响胃肠黏膜的修复,延缓炎症、糜烂、溃疡的痊愈,表现为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另外,长期的睡眠障碍将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这样可能诱发和加重消化系统的其他疾病。
消化功能异常也困扰睡眠: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半夜通常是胃酸分泌的高峰期。罹患胃-食管返流的患者,常常会在半夜产生烧心、返酸、胸痛的症状。胃酸返流至食管,人就会因刺激导致短暂的清醒,这是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当然睡眠周期也会因此被打断。因消化系统疾病而产生的担忧和焦虑又可诱发失眠。人体通常会借助分泌唾液、吞咽动作来减少胃酸对食管的损伤。这些动作在进入睡眠后都会减少,加上睡眠时平卧,导致夜间胃酸返流。其次,消化系统功能异常,阻碍了促进睡眠物质,如色氨酸、γ氨基丁酸等物质的吸收。消化道释放的物质中,5-羟色胺负责调节我们的情绪、睡意和食欲。当它含量过低时,我们就会变得忧心忡忡,辗转反侧。另外,一些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也因常见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抑郁等而导致失眠。
由此可见,消化和睡眠的关系非常密切,任何一方出现问题就会牵连对方。“寝”、“食”难安往往同时发生。总的来说,睡眠问题引起的消化系统不适多半是功能性的,失眠会加剧原有的消化道疾病。同样,消化系统疾病也会诱发或加重失眠,降低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在诊治消化道疾病的同时应该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