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卫健康
导语:《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报告显示,不论城市还是农村,肿瘤都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几乎每一个人,都谈“癌”色变。那么,做好癌症的预防工作,就成了每一个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普通百姓也要从生活习惯入手,防患于未然。
食管癌——别“趁热吃”
食管癌,是指由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形成的恶性病变。食管癌通常经过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等阶段。对于吞咽不畅或有异物感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发现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
消化道专家介绍,食管癌主要是一些饮食习惯导致的,比如“趁热吃”。
“趁热吃、趁热喝”虽然一时觉得很舒服,但是过高的温度会导致食道黏膜出现烧伤现象,长此以往反复刺激,就会引起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变性或造成破损、溃烂等,诱发癌变。
结直肠癌——一减两加
结直肠癌是发病于结肠或直肠的癌症。结肠和直肠都是大肠的一部分,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下部。消化过程中,食物通过胃和小肠进入结肠。结肠吸收食物中的水和营养,储存垃圾(粪便)。粪便从结肠进入到直肠,然后排出体外。
大多数大肠癌属于腺癌,通常开始于息肉。这些息肉一般形成在结肠或直肠的内壁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息肉可能会发展为癌症。及早发现和切除息肉可以预防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癌症类型。目前,因为检查方法的进步,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处于下降趋势。
肛肠科专家介绍,预防肠癌要做好“一减两加”:
一减:减少摄入双高食物。双高食物是指高动物蛋白、高脂肪的食品,研究表明,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食物是诱发结肠癌的原因之一。
两加:增加蔬果粗粮和运动。果蔬中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废物在肠道内堆积。另外,尽量保持每周3次30分钟以上运动。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危险,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1/3。
胰腺癌——少吃甜食
胰腺从解剖结构上,可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胰头和胰体之间的部分称作胰颈。胰头的肿瘤由于靠近胆总管下段,更容易出现由于胆道梗阻造成的黄疸。胰腺体尾部的肿瘤靠近身体的左侧,和脾邻近,很少发生黄疸。
胰腺癌很难早期发现,所以有抽烟、长期性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某些遗传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皮肤和眼睛发黄、腹部和背部疼痛、体重减轻和疲劳症状应该及早就医,没有黄疸也不能疏忽。
胰腺肿瘤外科专家介绍,虽然目前胰腺癌高发的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它属于生活方式病,高脂肪饮食摄入过量,食物纤维摄入不足,以及体育运动减少都与该病有关。
尤其是过量摄入甜食会增加胰腺癌发病风险的说法已得到公认。因为吃糖过多会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胰岛功能受到损伤,进而增加糖尿病风险,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糖尿病与胰腺癌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