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肝胆胰腺专家获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名

中国工程院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结束,医药卫生学部共有67人候选为工程院院士,占原始名单的13%,高于大部分领域。

此次入选的候选人其研究领域涉及儿科学、肿瘤学、生理学、药理学等众多医学专业。其中有四位候选专家的工作与“肝胆胰”疾病密切相关,在肝胆胰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董家鸿教授(临床肝胆病杂志--常务编委)

董家鸿教授,医院执行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肝胆胰医学中心首席专家、我国肝胆胰外科和肝移植领域著名专家和中青年领军人。美国外科协会荣誉院士、美国外科学院院士、法国外科学院荣誉院士、国际消化外科学会执行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学术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常委、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组长、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总编辑。在肝脏移植及肝胆胰肿瘤、胆管结石及狭窄、胆管损伤、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急性和慢性肝功能衰竭的外科治疗领域卓有建树。

在国际上,他首先提出精准外科理念,创立“精准肝脏外科范式”,为优化复杂肝胆病的外科治疗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他创用精准肝胆外科术式根除肝内胆管病变,实现复杂胆道病治疗从缓解症状向治愈疾病的转变。

作为主研人,他完成的“肝胆管结石及其并发症的外科治疗和实验研究”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填补了连续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医药方面的空白。

刘平教授(临床肝胆病杂志--共同主编)

刘平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年上海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年晋升研究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大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10余项。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年、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卫生部“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年入选上海市名中医。

担任上海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学术上提出“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可以逆转”以及肝纤维化“正虚血瘀”的中医病机理论,发明了抗肝纤维化中药新药“扶正化瘀胶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与美国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在美国开展扶正化瘀片抗丙肝肝纤维化的Ⅱ期临床试验。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篇,其中SCI期刊源论文28篇。主编出版《现代中医肝脏病学》等专著3部。科技成果转化3项。

主要学术兼职:第九届、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第1、2、3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二届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澳门国际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二届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二届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王宝恩纤维化研究基金”学术委员会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第四届肝病专科委员会顾问委员。

李兆申教授(临床肝胆病杂志--共同主编)

消化病学和消化内镜学专家,现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教授、博导,从事医教研一线工作30年。

在胰腺疾病、胆道疾病和胃肠疾病研究方向上取得一系列成果,深入开展胆胰疾病内镜微创治疗,国际率先建立四项胰腺癌内镜诊疗新技术,提高了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国内率先开展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国内率先开展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脏器功能支持和后期并发症微创治疗新技术,急慢性胰腺炎诊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内率先开展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微创治疗,国内较早开始炎症性肠病内镜治疗及以生物制剂为代表的药物治疗,建立我国消化内镜质控标准和专业人才培训体系,为我国消化内镜技术普及和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近5年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等国家和军队重大课题40余项,。获国家专利2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4项第一、1项第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主委。

贾伟平教授

贾伟平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医院院长,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和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第11届、第12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席科学家。她在糖尿病诊治与病因研究等方面作了系统性和开创性的工作。

发现了2型糖尿病12个新易感基因,占国际发现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的八分之一。

发现了FGF21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生物标记物,揭示了FGF21通过对抗内质网应激而改善脂肪肝的分子机制。

建立了国际上首个动态血糖监测正常值的临床判断标准,并开发了配套数据分析自动报告系统,制订了国际首个临床应用指南。

建立适用于中国人腹型肥胖诊断的新标准和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新标准。

她的研究成果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所建立和领导的团队在国际糖尿病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

赞赏

长按







































郑华国
北京白癜风医院最好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hy/17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