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诺卡氏细菌病,不妨试试这招

01

放线菌目,诺卡氏菌属,革兰氏阳性菌,生存于酸性或中性环境,气生菌丝或有或无,一般也断裂,40倍物镜下直径一般在1~3mm。

02

诺卡氏细菌在生鱼和加州鲈上流行季节比较长,4~10月份均有出现,高峰期主要在6~9月份,水温25~28℃发病率为最高,感染发病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03

①活动能力

病鱼反应迟钝、食欲下降、常浮游于水面、呆头呆脑

②体表

鱼体颜色加深,随着病情加重,鱼体出现烂身,出血或白色结节,并逐渐导致死亡。

③腹腔

腹腔内出现结节,发病期,随着病情加重,肛门红肿,腹腔内会出现少量透明或黄色粘液。

④内脏团

肝脏有白色或者黄色结节,直径0.1~0.3cm,肝脏受损,充血,胆囊萎缩,颜色变深,严重时,脾肾器官也会出现部分结节。

04

?投喂量

投喂高峰期,由于鱼体摄食量过大,内脏器官超负荷运作,导致出现损伤,消化吸收功能减弱,鱼体免疫力下降,让诺卡氏菌趁虚而入。

?饵料

加州鲈、生鱼,许多养殖户都有投喂冰鲜鱼的习惯,这很容易导致坏水,未被消化利用的冰鲜鱼残饵沉淀于塘底,很容易成为诺卡氏菌和寄生虫的培养基,使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引发病症。

?水质

水质环境差,溶氧不足,长期处于氨氮、亚硝酸盐偏高的环境下,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有毒有害物质容易侵入鱼体,从而继发诺卡氏菌感染。

?底质

底质环境差,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有机物质不断积累,底泥变深变厚,不断酸化,导致PH变低,更容易导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拉网、刮鱼、暴雨前,台风后,底部缺氧恶化,出现返底现象,鱼病不期而至。

05

?选好苗

尽量在气温比较低,发病少的鱼苗繁育场购买健康优质的苗种,放苗前做好检疫,有机械损伤的鱼苗一定要清理出来,经过处理以后再下塘。

?服保健药,提高免疫

流行性爆发高峰期前15天预防:可使用肝胆胰腺康+黄芪多糖+诱食氨基维他,提高鱼体免疫力。

?改好底

养水先改底,地质变坏,耗氧微生物增多,塘内溶氧急剧下降,容易导致亚硝酸盐、氨氮超标,引发鱼类中毒,建议年初做好晒塘工作,定期使用一些强氧化性的化学底改产品,或者使用虹诺双安产品,改善虹彩病毒和诺卡氏细菌的生存环境。

?加强塘口管理

定时巡塘,







































中科医院
中科医院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hy/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