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嘉译文图
在医院(简称“郑大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李晓勇主任的办公室里,医院复查的刘先生。刘先生面色红润、神采奕奕,完全看不出他曾是一位晚期胰腺癌患者。
据了解,这次是刘先生第8医院复查了,术后无瘤健康生存时间已经达到21个月,且从此次复查结果来看,肿瘤并无任何复发或转移的迹象。据李晓勇主任介绍,即便是早期发现的胰腺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生存期平均仅为17个月,更不用说像刘先生这样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了。但是他的生存时间却能够超过根治性手术平均生存期4个多月甚至更长,着实为那些晚期胰腺癌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
1得知患了胰腺癌,他差点被精神负担压垮回想起得癌之后的那段煎熬的日日夜夜,刘先生的妻子不禁感叹:“他日夜胡思乱想,差点被精神负担压垮!”
年7月,在一次体检中,刘先生得知自己脾脏肿大,当时并没有太当回事,更没有往胰腺疾病上考虑,但是心里总是惦记着这件事。在这期间,刘先生又出现了尿黄、上腹部隐痛等症状,医院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刘先生已处于胰腺癌晚期。一纸报告使刘先生如坠深渊,妻子号啕大哭:“为什么老天要这么早地收走他的生命?”
53岁的刘先生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在铁路上从事高空作业,危险系数较大,80岁的老母亲每天都盼着儿子能平平安安地回家,孙子、孙女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今后的教育投入也将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他无法想象,这个家如果没了他,该怎么办。
刘先生的胰腺肿瘤位于胰颈体部,侵犯、包绕了周围的大血管,已失去了实施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医院的医生表示,自己一年也见不到两例这样的病人,可以试试看,并给出了“先打开看看,实在不能做了再缝上”的治疗方案。这种解决方式让刘先生大失所望,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到郑州看病。
医院,刘先生听得最多的就是“肿瘤位置不好,手术切除风险太大,非要手术的话无法保证效果……”一次次的打击让刘先生的心情跌到了谷底,茶饭不思、整夜失眠,隐痛、乏力等症状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经多方打听,患者家属了解到郑大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有一位李晓勇教授,在肝胆胰腺肿瘤治疗方面是河南省权威。年,李教授在国内率先引进了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方法——纳米刀消融术,该方法治疗肿瘤具有损伤轻微、安全性好、精确度高及复发率低等优点,遂慕名前来就诊。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刘先生找到了李晓勇主任。经过详细检查后,李主任的一句话让这一家人的精神振奋了起来——“符合纳米刀的治疗范围,可以手术!”
2纳米刀成治疗“突破口”,术后10余天顺利出院李晓勇主任为其采用了“纳米刀消融+胃空肠吻合”的联合方案,之所以需要胃空肠吻合是因为李主任考虑到肿瘤的部位比较特殊,肿瘤极可能压迫到十二指肠,从而引发肠梗阻,导致病人吃不下饭、生活质量差,而胃空肠吻合正是为了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
李晓勇主任带领团队配合默契,手术得以顺利实施。术后刘先生的腹痛等各项不适症状消失,饭量逐渐增加,睡眠质量也大大改善。术后10余天,刘先生康复出院。
据李晓勇主任介绍,晚期胰腺癌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最多只有半年的生命。尽管根治性切除治疗是目前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只有15%的胰腺癌病人符合手术切除的指征,85%的病人是没有手术机会的,甚至有部分病人经历了手术,仍然无法切除肿瘤,纳米刀为这样的病人带来了一线生机。
纳米刀又称为不可逆性电穿孔,用至伏高压脉冲电,击穿肿瘤细胞并使其凋亡,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局部晚期胰头部恶性肿瘤;包裹腹腔干、肠系膜上血管的胰颈体部恶性肿瘤;高龄、不耐受及不接受创伤大的传统手术的患者。
李晓勇主任说,正在经历痛苦的放疗、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其病情相对稳定或者有所控制,这个阶段是纳米刀消融更好的时机。对于这类病人,不要抱着放、化疗后,肿瘤不会再次复发的侥幸心理,倘若肿瘤再次进展,这类病人也将丧失纳米刀消融最好的治疗窗口期。
3得知复查结果没问题,是他最高兴的时刻在妻子的督促下,刘先生在后续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很好,平均2~3医院复查一次,每次听到医生说复查结果没问题,肿瘤并未复发、转移时,刘先生心里便美滋滋的。
目前,刘先生恢复良好,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听着耳畔妻子的唠叨,享受着可爱的孙子、孙女的撒娇……感觉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是上天的慷慨馈赠。
重磅推荐!
河南已开始执行,村卫生室要满足这些条件,否则禁止静脉输液!版权声明
◆本文为大河新健康融媒体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大河健康报
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呵护
专业|专注|大爱|责任
统筹:于素文
编辑:宋昆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