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车祸,全身多脏器损伤,失血性休克,入院血压70/50mmHg……
患者马某某,正值壮年,5月18日深夜,突发车祸,被路过的群众拨打医院。
急救站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将患者送至重症医学科(ICU),接诊医生立即建立中心静脉液,控制性液体复苏,而患者血压持续下降,生命体征越来越不稳……
情况万分危急,时间就是生命,外二科高志明主任,连永军副主任,谷玉辉主治医师会诊后建议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发现脾破裂、肝十二指肠韧带撕裂、胃破裂、胰腺挫伤、小肠系膜多发血肿、结肠脾区系膜血肿、肝挫伤,这不是最可怕的,最致命的腹膜后巨大血肿,仅仅腹膜后血肿死亡率就可达35~42%,加之其他脏器损伤,死亡率更高。手术过程中,患者血压几乎测量不到,且伴有房颤,面对已经预料到的复杂情况,医务人员按照提前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紧张有序地救治,在麻醉科、手术室医务人员的通力配合下,历时10个小时完成了手术,术中输血近二万毫升。术后再次返回重症医学科。
“闯过了手术关,下一步面临的就是防治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一样可以夺走来之不易的生存希望。”
因患者术前失血过多,出现了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意识不清,血氧饱和度偏低的并发症。面对这一情况,患者家属对诊断及治疗提出质疑,医院,在医院ICU治疗过程中,该院专家对我院采取及时正确的处置方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家属也放下心中包袱,通过电话表达歉意。医院短暂治疗后,患者意识仍然不清,而且花费较大,再次转回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
重症医学科李瑞杰主任组织全科进行了病情讨论,根据患者病情实施保护肺通气策略、动态血流动力学监测、充分镇静镇痛肌松减少机体氧耗、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动态肺功能监测、营养支持、抗感染、促醒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重,身上各种引流管及其他管路较多,面临气管插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脱出、压疮等风险,翻身时需要4人以上才能完成。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克服以上困难,每1~3小时翻身一次,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5月29日,患者意识状态、肺功能明显好转,呼吸机氧浓度逐渐下调至50%、40%直至撤离,胸部影像学提示双肺渗出进行性减少,血氧饱和度为%,停机拔管后,患者意识清楚,言语流利、高级中枢活动正常,甚至可以在床上自主活动。
危重症疾病离不开重症医学治疗。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自成立以来,这支年轻的团队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与全院各相关科室共同协作,融合内外科技术理念、重症医学理念及特色护理管理理念,在内外科危重症患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科室间密切协作帮助重症病人度过生命中最困难的时刻,创造出一个个生命延续的奇迹。
"夫大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相托"。有才有颜的李瑞杰主任特为此赋诗一首,表达心中感慨。
生命相托,永不言弃
治多发伤救急救命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一人无力众人划船
肝胆相照同袍情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