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苏医院程亮马绍刚柏凤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7岁,因“口干、多饮、多尿、消瘦2月”于年9月4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近2月来出现烦渴、多饮,每日饮水ml左右,尿量增多,每日约ml,多食、易饥,消瘦明显,体重下降5kg。初未引起患者重视,渐加重,出现肢体乏力,于外院门诊查“空腹血糖22.43mmol/L”,随后来我院,门诊收入院进一步诊治。
既往史:否认酗酒、特殊药物服用史,否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7℃,P74次/分,R18次/分,BP/70mmHg,BMI20.8kg/m2,神志清晰,营养良好;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皮疹及皮下出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脸无水肿,巩膜无黄染;颈软,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心率74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Murphy征(-),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诊断:糖尿病
入院后辅助检查:HbA1c15.3%,空腹C肽0.25ng/ml,餐后2小时C肽0.39ng/ml;尿葡萄糖3+;尿酮体2+;胰岛细胞抗体(-),抗胰岛素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动脉血pH值7.38;大便隐血实验阴性;白细胞4.29×/L;红细胞3.71×/L,血红蛋白.0g/L,血小板×/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8.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0.0U/L,谷氨酰转肽酶16U/L,肌酐41.40μmol/L,甘油三酯0.87mmol/l,总胆固醇4.23mmol/L,高密度脂蛋白2.0mmol/L,低密度脂蛋白1.67mmol/L,总蛋白50.1g/L,白蛋白31.6g/L,球蛋白18.5g/L,血钾4.30mmol/L,血钠.0mmol/L,血氯mmol/L,血淀粉酶75U/L;糖类抗原(CA)81.99U/ml,糖类抗原(CA).69U/ml,余肿瘤标记物在正常范围内。
腹部彩超示:腹腔探及深约8.2cm液性暗区。
腹部增强CT示:胰头部明显增大,与周围组织结构欠清,增强后见明显强化影。腹腔见低密度积液影(图1)。
上腹部MRI:胰头体积增加,信号不均匀,体尾尚可。腹腔内见积液信号。MRCP示胰管轻度扩张。
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监测血糖变化,糖尿病饮食控制,给予胰岛素降血糖、补液等综合治疗,复查尿酮体转阴,患者烦渴、多饮、多尿症状缓解,血糖逐渐控制平稳。腹部彩超提示腹腔积液,结合消化道肿瘤标记物CA、CA升高,进一步行腹部增强CT、上腹部MRI检查,结果均提示胰头部占位,考虑胰腺癌可能。彩超引导下腹部穿刺抽液行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证实为胰腺癌。
讨论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其中胰头癌约占60%。本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患者可能出现明显食欲减退、上腹痛、进行性消瘦和黄疸,上腹部扪及肿块。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有占位时,诊断胰腺癌并不困难,但属晚期,绝大多数已丧失手术的时机。本例为新发糖尿病,患者病程短,BMI20.8kg/m2,“三多一少”症状典型,有自发酮症倾向,胰岛功能差;但患者为老年男性,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不考虑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而且患者无糖尿病家族史,无耳聋、肌病,排除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结合患者腹部彩超提示腹腔积液,CA、CA升高,腹部增强CT、上腹部MRI检查均提示胰头部占位,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证实为胰腺癌。因患者胰腺癌伴腹腔多发转移,未能行肿瘤根治术,转入肿瘤科予以“吉西他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