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AP)的救治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过程,但目前还存在救治理念不统一、相关学科介入时机不明确、并发症处理不完善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开展以AP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诊治,建立一个相对规范的综合诊治流程。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委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依据,制订国内首部AP多学科(multipledisciplinaryteams,MDT)诊治共识意见(草案),旨在对AP的救治开展多学科指导,充分体现AP救治的多学科协作理念,最终提高AP的救治成功率。
by
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
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1)症状和体征:MAP仅有腹痛,或伴有腹部压痛。中度重症以上AP可伴有腹胀、腹部膨隆、发热等。SAP患者可出现口唇紫绀、四肢湿冷、皮肤花斑、腹腔高压、尿量减少、Grey-Turner征、Cullen征等,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或胰性脑病。
(2)实验室检查:
①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大于正常值3倍是AP的诊断指标,但不能反映AP的严重程度。
②肝肾功能及血常规:肝功能检测可明确AP是否由胆源性因素引起,并判断是否存在肝功能损伤,血肌酐检测可以评估是否存在肾功能损伤。
③血糖、血脂和电解质:血糖水平可以反映胰腺坏死程度,血脂检测可明确AP是否由高脂血症引起,电解质检测(包括血钙)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AP的严重程度。
④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等可以反映全身炎症反应;血清降钙素原(PCT)是反映AP是否合并全身感染的重要指标,PCT2.0ng/mL常提示脓毒血症;血清乳酸水平对于判断AP合并感染也有一定价值。
⑤动脉血气分析:可反映血液pH值、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对于判断AP是否存在缺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肺水肿有重要价值,从而有助于判断AP的严重程度。
(3)影像学检查:胰腺CT是诊断AP并判断AP严重程度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建议在急诊患者就诊后12h内完成CT平扫,可评估胰腺炎症的渗出范围,亦可鉴别其他急腹症。发病72h后完成增强CT检查,可有效区分胰周液体积聚和胰腺坏死范围。
(4)AP严重度评分:判断AP严重程度的评分标准较多,可根据临床需要选用。如APACHE-Ⅱ评分≥8分,BISAP评分≥3分,MCTSI评分≥4分可考虑中度重症以上AP,具体评分可参考相关指南。
建立MDT的理念
提高救治成功率
首诊医师对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尤其是SAP的早期识别非常重要,建议尽快完成各项实验室检查和胰腺CT平扫,建立多学科协调、会诊和转科机制。
MDT建议:
(1)MAP的急性期治疗应采取药物治疗为主的基础治疗,可由首诊医师完成,基本不需要MDT的干预。
(2)胆源性胰腺炎需要胆道引流时,部分患者可行经皮经肝胆囊引流、ERCP或外科手术,胆囊切除术的实施需要建立通畅的外科会诊制度,避免患者在恢复期等待胆囊手术期间AP复发。
(3)MSAP急性期治疗是以对抗炎症反应为主的基础治疗,需要适时采取多学科干预措施,如补液管理可能需要ICU医师的指导,中医药的使用可有效缓解胰腺炎症,营养支持可在营养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完成。
(4)MSAP恢复期治疗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出现感染时需与胰腺外科医师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干预以防错过最佳手术时机。
(5)SAP的救治过程尤其能体现多学科协作的作用,建议成立MDT救治小组,通过定期组织内科、外科和ICU等学科的会诊讨论,力争提高救治成功率。早期目标引导的液体复苏是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出现ACS时需要积极干预,必要时外科手术。
急性胰腺炎MDT共识的制定,是将MDT理念贯穿于AP整个救治过程的首次尝试,可以供多学科团队开展AP临床救治参考。
“相信随着药物治疗、微创治疗、重症医学和外科技术领域进展的不断更新,MDT共识将会对AP的救治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