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十胃九病”,现如今我国的胃病患病率已高达85%,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病。
只是一些人的症状比较明显,有些人没有很明显的症状。有些病症较轻的人吃药就好了,而大多数服药后胃病就止住了,停顿一段又会复发。面对“死缠烂打”的胃病,许多病人“无计可施”,只好忍气吞声。
有人会有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的胃病呢?
1、饮食不规律
人体胃部的运转有一定的节律,一日三餐若不按时吃,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同时,很多人经常在饭后马上开始工作活动,这样做会使胃肠道血液供氧减少,容易使其功能运转失调。
再加上中国人习惯于午休,饭后便进入睡眠状态,在人休息的时候,胃肠的运化功能也会相应减弱,从而进一步产生消化不良。
2、爱吃油腻食物
中国的饮食习惯多为煎炒,当食物中脂肪含量过高时,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依靠胰腺的脂酶和胆汁,前者分解脂肪,后者乳化脂肪,便于脂酶分解和小肠吸收。
因为脂肪不溶于水而凝集在一起,胆汁会被乳化成更小的颗粒,为脂酶的作用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空间,从整体效率来看,脂肪消化吸收较慢,因此胃的消化负担就会加重,容易受到损伤。
3、爱吃过于烫的食物
除高油脂食物外,过热的食物也会影响胃的功能,胃肠的肌肉是平滑肌,其显著特征是冷收缩热胀,当胃肠痉挛痛时,在腹腔内加温就会缓解,因为温度升高,平滑肌的张力就会降低。
进食过热,胃张力减弱,不利于排空。食品加热的目的是使其变得容易消化,并杀菌灭毒,但不必吃得过热,温的食物更有利于消化。
消化科主任表示:90%的胃病无需吃药,坚持做好2件事或能不治而愈
第二、坚持运动
对于经常被胃病困扰的人来说来说,运动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运动与消化在一定程度上成正相关。人体在运动时,会分泌出许多有益的物质,比如5-羟基色氨酸、多巴胺,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消化功能。
西医日常使用的左洛复、黛力新等药物,实际上是用来增强人体内的5-羟基色氨。每天良好的运动,身体就会自然地分泌这些物质,可以使我们减少药物的使用,甚至不用药物,就能使胃病慢慢改善。
小贴士:人的消化功能会因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的人紧张时会胃痛,有的人胃部不适时会有压力过大的症状,这些都是心理引起的问题。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也是保证胃部健康的前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