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酒喝多了,
就会用催吐的方法把
喝进肚子里的酒尽量吐出来,
很多人会觉得,
只要把酒吐出来了,
对身体的伤害就没那么大了。
但是小编要告诉大家
催吐的危险可不小。
酒后催吐的危害
1、胰腺炎
十二指肠里有胆道和胰腺开口,剧烈的呕吐会导致十二指肠压力升高、胰液流出受阻导致胰酶在胰腺提前激活,导致胰腺的“自我消化”,引发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凶险的疾病,轻者住院、禁食、输液,严重者需要抢救、进手术室。
2、贲门撕裂
剧烈的呕吐可导致食管黏膜被撕裂,引起出血,临床上称为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是催吐最常导致的并发症。贲门、食管下有丰富的血管丛,一旦在呕吐中被撕裂将会导致大范围的出血,甚至可以发生失血性休克。
3、返流性食管炎
酒精、胃酸等在呕吐过程中可对食管产生二次伤害。食道上皮是鳞状上皮,可以耐受食物摩擦划过,却耐受不了消化液的腐蚀。高浓度白酒本身对食管就有较强的刺激性,若再加上胃酸一起反流,极易损伤食管。
4、食管异物、吸入性肺炎、窒息
醉酒者咽喉反射迟钝或者意识不清,如果用筷子或小勺等物体抠挖咽喉部,很容易造成这些东西不慎吞入胃内,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呕吐物容易吸入气道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完全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喝酒五大误区
误区1:空腹喝酒
危害:直接损伤胃黏膜,易引起酒精性低血糖
很多人喜欢空腹喝酒。但空腹喝酒意味着酒精可以毫无阻挡地进入体内,抵达胃部,直接损伤胃黏膜。空腹喝酒还易引起酒精性低血糖,这类患者一般不会出现酒精引起的兴奋状态,反而是喝酒不久后出现脸色苍白,全身出冷汗,随后出现嗜睡、昏迷等低血糖症状。
喝酒前最好可先吃几片面包“打底”,也可以先喝一些热牛奶或豆浆等,用来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的吸收,促进酒精分解。
误区2:太快太猛
危害:会让血中乙醇浓度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导致醉酒
“感情深,一口闷。”很多人喝酒不仅快,而且猛,往往在短时间内就喝得比较多。这种喝法会让血中的乙醇浓度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而这时身体里没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最容易醉酒。因此,喝酒切忌过量,而且不宜喝得太快。
误区3:混搭饮料
危害:碳酸饮料在胃部释放二氧化碳,加快对乙醇的吸收
很多人喜欢把酒和其他饮料混着喝,最多的就是红酒配雪碧,还有啤酒加可乐、威士忌加冰红茶等。
但其实,混搭饮料更容易醉。因为雪碧、可乐等碳酸饮料和酒一起喝下去后,会在胃部释放出二氧化碳,反而加快了身体对乙醇的吸收。
此外,由于配了饮料,使得酒的口感更好了,也有的人以为兑了饮料之后,酒精被稀释了,因而,很多人都会不知不觉地喝多,也容易喝醉。
误区4:喝酒抽烟
危害:会加速人体对尼古丁的吸收且易喝多,伤肝又伤肺
因为酒精会使人的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而香烟中的尼古丁又特别容易溶于水,因此,喝酒抽烟可以说是加速了人体对尼古丁的吸收,而尼古丁对身体又有“麻醉”作用,人可能会意识不到自己喝了多少。可以说是喝得越多,抽得越多,伤肝又伤肺。
误区5:醉后催吐
危害:易造成食管下端和贲门周围黏膜组织撕裂而致大量呕血
有的人以为在喝醉后呕吐出来会舒服一些,因而故意催吐,但其实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因为醉酒后催吐,非常容易造成食管下端和贲门周围的黏膜组织出现撕裂伤,导致大量呕血。
醉酒后呕吐剧烈的人,如果呕吐物伴有鲜红色血性液体,应当禁食,并紧急就诊。
来源:科普中国、广州日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