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年-年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曾任华润医疗CEO。
作为一名曾经是医生的作家,冯唐对于医疗行业有着独到的认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冯唐怎么说。
虽然我不做医生很多年了,隔三差五还是有很多朋友问我各种医学问题,寻求诊疗建议,寻找靠谱专家。
长时间冷眼旁观,我看到求医的一些普遍误区,我也访谈了几拨儿医生朋友,问他们最不喜欢的病人都什么样儿,他们说了些平时打死都不会说的真心话。
特总结归纳在中国看病常识如下:
01
要尊重大自然的治愈能力
要相信自身的康复潜能
尽管科技高速进步,如今最好的医生能做也只是: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能安慰。
自然伟大,人类百分之八十的不舒服会自愈,我们要学会适度耐心等待。
人体伟大,最好的药是自己的灵与肉,多数的小伤痛和低烧睡一两个好觉儿也就好了。
所以有一点点不舒服,在排除了心梗、中风、胰腺炎、阑尾炎等等急重症之后(当然,如果较真儿,这个急症单子因人而异,需要您信任的全科医生帮您确定),医院跑,多喝水,多休息,放下手机,放下心中那些似乎放不下的所谓大事儿,等等看,看症状是否缓解。
这条也适用于儿童,儿童的自愈能力往往强于成人。
02
遵从医嘱
看医生之后,治疗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不遵从医嘱。
一旦开始吃抗生素,吃满医生要求的天数。一旦开始吃降压药,按照医生说的剂量和频次吃。
身边惨痛的例子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
03
不要总觉得自己的病没好
如果纯从挣钱的角度看,女人和小孩儿是最好的病人。
女人总觉得病根儿没除干净,还在自己的身体里,像阶级敌人一样顽固,自己孩子的病更是。
男人相反,总觉得自己没病,几乎唯一的例外是得了性病之后,总觉得自己尿急、尿频、尿痛。
这种心态遇上好医生,给好医生添麻烦,遇上坏医生,给坏医生过度医疗的机会。
04
自学一点基本的医学知识
常见的常识错误包括:乳房不舒服去看妇产科(应该去看乳腺外科),MRI有辐射(其实没有),妇产科男医生没有好的(其实有的,就像很多优秀的厨师和裁缝是男的)等等。
如果想系统学习,建议看一本《内科学》教材和一本《外科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