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胰腺声像图
一.胰腺形态
胰腺横切面时,呈蝌蚪形、哑铃形或腊肠形,边界整齐、光滑,纵切时,胰头呈椭圆形,胰体呈近似三角形,胰尾呈梭形或菱形。
二.胰腺内部结构
胰腺内部呈均匀性细小光点回声,常稍强于肝脏回声,主胰管可显示,呈内径均匀、无饱满感的管道结构。
三.胰腺大小
胰腺大小多采用切线测量法,一般胰头厚度小于2.5cm,胰体、胰尾小于2.0cm,主胰管内径1~2mm。
图3-3-1正常胰腺,横切
图3-3-2正常胰腺,纵切
胰腺疾病超声诊断
一.急性胰腺炎
(一)声像图特征胰腺弥漫性均匀性增大或局限性增大,形态饱满,边界常不清楚。胰腺内部回声明显减低似无回声暗区,主胰管显示不清或轻度扩张,如为坏死性胰腺炎常伴有胰腺周围积液。
(二)临床意义超声根据声像图特征很容易诊断急性胰腺炎,但急性胰腺炎往往伴有胃肠道内大量积气,加之上腹部剧痛拒按,使胰腺显示困难而影响超声诊断。对于轻度水肿型胰腺炎因其声像图更接近正常而给超声诊断带来困难。
(三)鉴别诊断局限性肿大的急性胰腺炎需与胰腺癌鉴别。二者单从声像图很难作鉴别诊断,但结合病史及淀粉酶检查可作出诊断。急性胰腺炎与胃穿孔、肠梗阻等急腹症鉴别。总体来讲,三者鉴别较难,但有时通过观察膈下游离体、节段性肠腔积液及胆总管扩张、结石来作鉴别诊断。
二.慢性胰腺炎
(一)声像图特征胰腺大小正常、轻度增大或缩小,胰腺边界不整齐,内部回声多增强,分布不均匀,常有不规则低回声或高回声团块。主胰管呈囊状或串珠状扩张。胰管内有时有增强回声,后方伴声影,为胰管结石。如胰腺局部及周围出现无回声暗区表明有假性囊肿形成。
图3-3-3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伴结石
图3-3-4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伴结石
图3-3-5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二)临床意义超声诊断慢性胰腺炎,特别是仅表现为胰腺回声增强的慢性胰腺炎较为困难,但当伴有胰管结石及扩张时,则超声诊断慢性胰腺炎的价值大为增高。
(三)鉴别诊断慢性胰腺炎主要是与胰腺癌鉴别。虽然二者常难以鉴别,但通过观察肿块边界浸润情况,肝、后腹膜有无转移及动态随访观察肿块变化情况,有部分还是可以鉴别诊断的。伴有假性囊肿形成的慢性胰腺炎常需鉴别囊肿的来源。
三.胰腺癌
(一)声像图特征
1.在胰腺癌所在部位的胰腺内出现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整齐,轮廓不清晰,肿瘤常向周围组织呈蟹足样浸润。肿瘤较大时,癌瘤中心产生液化、坏死而呈混合性肿块。
图3-3-6胰头癌
图3-3-7胰体癌
图3-3-8胰尾癌
2.胰腺癌压迫周围脏器及血管,亦可压迫胆管、胰管引起梗阻。如胰头癌可使十二指肠曲扩大,肝左叶受压移位,向后挤压下腔静脉而使其变窄,远端则出现扩张。压迫胆总管时,可使胆总管远端肝总管、左右肝管、肝内胆管、胆囊及主胰管扩张。胰颈癌使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受压移位,胰体尾部癌使肝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移位,可压迫胃、脾、左肾造影移位。
图3-3-9胰头癌伴胰管扩张
图3-3-10胰头癌压迫胆总管
图3-3-11胰头癌压迫肠系膜上动脉
3.晚期胰腺癌,肝内出现转移性肿瘤,胰腺周围、腹主动脉旁出现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及腹水。
图3-3-12胰尾癌,肝转移
(二)临床意义
超声对于肿块大于1cm并向胰腺外突出的胰腺癌诊断的正确率较高,但对于肿块小于1cm且不向胰腺外突出的胰腺癌,尤其是胰腺钩突癌、胰体、尾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由于胰头癌在整个胰腺癌中占3/4,故超声可作为诊断及早期胰腺癌筛选的首选方法之一。
(三)鉴别诊断
胰腺癌需与慢性胰腺炎、胰腺胰岛细胞瘤及腹膜后肿块鉴别。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