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病学》(Gut)杂志年12月9日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研究显示,胰酶替代疗法(PERT)能够有效缓解慢性胰腺炎(CP)引起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EPI)。
这项meta分析研究发现,对于慢性胰腺炎患者,胰酶替代疗法能够有效减轻腹痛、粪脂肪排泻、粪氮排泄、以及粪便排出量,改善氮、脂肪吸收和生活质量,并有助于纠正营养缺乏。
众所周知,慢性胰腺炎确诊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必需脂肪酸、叶酸、硫胺素、钙、锌和镁吸收异常,最终导致患者中位生存期缩短。同时,严重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和脂肪泻等症状也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慢性胰腺炎相关营养不良还会导致骨质疏松、感染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超过半数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并在确诊后5~10年期间会逐渐加重。
为了评估胰酶替代疗法对慢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剂型、剂量和给药方案的疗效,英国利物浦大学DanieldelaIglesia-García博士等对~年期间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共有17项研究纳入分析,其中14项为定量分析,涉及例慢性胰腺炎患者。
这项meta分析的主要终点为脂肪吸收系数(通过脂肪摄入量和粪脂肪排泻量进行计算);次要终点为氮吸收系数、粪脂肪排泻、粪氮排泄、粪便排出量、粪便稠度、排便频率、腹痛和胃肠道症状、体重、生活质量、以及不良事件。
研究发现,11项评估脂肪吸收系数的研究汇总分析显示,与基线相比,胰酶替代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脂肪吸收系数(83.7±6.0vs.63.1±15.0;P<0.)。4项评估氮吸收系数的研究汇总分析显示,与基线相比,胰酶替代治疗后患者氮吸收系数也有改善。同时,胰酶替代治疗后患者粪脂肪排泻、粪氮排泄和粪便排出量也都有改善。胰酶替代疗法还能改善粪便稠度、腹痛和腹胀症状,且对排便频率无明显影响。而且,与安慰剂进行比较,结果也是如此。
此外,对不同胰酶替代疗法进行比较发现,大剂量治疗、肠溶制剂、联用抑酸药和餐时给药能够增强治疗疗效。
研究者总结道,与此前meta分析仅纳入数项研究不同,这项meta分析中纳入了14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胰酶替代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合并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慢性胰腺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Gut.PublishedonlineDecember9,.
相关阅读?住院期间睡眠不足与高血糖风险增加相关
?静脉注射双膦酸盐治疗非癌症患者下颌骨坏死发生罕见
?如何预防2型糖尿病:6种有效方法
?甲功报告怎么解读?都在这里了!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