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头静脉血栓护理的典型案例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病例分析患者男,周某某,35岁,因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后出现腹痛,为剑下持续性绞痛,程度剧烈,伴恶心、呕吐3次,呕吐胃内容物及胆汁,向腰背部放射,餐后痛,与体位有关,弯腰抱膝位可减轻,为进一步诊治,急来我院就诊,行CT检查示急性胰腺炎(口头报告),胰腺酶两项、电解质示淀粉酶U/L、钠.4mmol/L、血清脂肪酶.66U/L。血常规示白细胞13.17×10^9/L、中性粒细胞10.74×10^9/L。为进一步诊治于.1.:31以“急性胰腺炎”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少,排便少。吸烟20余年,约10支/天,饮酒10余年,少量饮酒史。

入院后给予Ⅰ级护理,留陪人,禁饮食,心电监护,持续胃肠减压,遵医嘱给予补液、抗炎、抑酸、抑酶等对症治疗,准确记录出入量,患者体重73kg,身高cm,体重指数26。

1.24

患者病情稳定,遵医嘱给予停胃肠减压,停心电监护,停记出入量,医嘱给予少量饮水,继续给予补液、抗炎、抑酸、抑酶等对症治疗。

1.27

早交班时发现患者右上肢红、肿、热、疼,左上肢无此症状,通知医师查看,遵医嘱行超声检查示双侧前臂头静脉血栓形成。遵医嘱给予达肝素iuqdih抗凝治疗,嘱患者低脂饮食,给予抬高患肢,冷光源照射bid,硫酸镁持续湿热敷,予双侧上臂测量右肘关节前臂30cm,右肘关节上臂35cm,右上肢血运良好,桡动脉波动好,左肘关节前臂28cm,左肘关节上臂34cm,右上肢血运良好,桡动脉波动好,每班测量双上肢同一水平臂围,观察对比患肢消肿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桡动脉搏动。

1.30

患者无腹痛腹胀,血淀粉酶恢复正常,要求出院,右上肢肿胀减轻,双侧上臂测量右肘关节前臂29cm,右肘关节上臂34.2cm,右上肢血运良好,桡动脉波动好,左肘关节前臂28cm,左肘关节上臂34cm,右上肢血运良好,桡动脉波动好,给予办理出院手续。嘱患者出院后低脂饮食、每日饮水量ml左右,进食易消化食物,定期返院复查,口服利伐沙班片10mgqd口服,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勿擅自停用或更改药物剂量,嘱患者防跌倒,碰撞,使用软毛刷刷牙,观察有无出现倾向,门诊定期随访。

其一其二

病案总结分析:(红色标注经验或教训)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1.在应用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良反应:如穿刺部位感染、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2.患者使用留置针进行24小时长期输注液体,其中含氨基酸等高渗液体输入,对血管刺激更为严重,导致输注液体时频繁更换留置针。

3.有研究表明并发症的发生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关,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变化及血液成份改变是静脉留置针血栓形成可能途径,静脉留置针造成造成血液流变学各层面不同程度的改变,但血栓形成受多种影响,详细机制目前还未研究清楚,究竟损伤是否可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2]

4.文献报道头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7.5%,由于解剖学位置特殊,头静脉瓣膜较多、管腔细、分支多,置管难度较大,且反复送管会对血管造成损伤;患者血液存在凝血功能紊乱是血栓形成的潜在因素,由于胰腺腺泡被破坏和分解的细胞产生的氧自由基,使胰酶等分解自身组织及细胞膜,引起水肿及血管损伤,导致局部炎性反应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炎性反应综合征发生时,机体炎性细胞被过度激活,产生并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组织因子,从而启动和激活内外源性凝血,产生过量的凝血酶,使血液呈高凝状态[1]

故肢体浅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上肢的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其发生原因主要有:

1)输入刺激性药物或高渗性的液体;

2)长期留置静脉留置针;

3)留置针更换频次勤;

4)静脉血流迟缓;

5)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分析此患者发生头静脉血栓原因为

①急性胰腺炎患者胰酶等分解自身组织及细胞膜,引起水肿及血管损伤;

②该患者血管弹性差,每日需更换一次留置针,反复穿刺对血管损伤较大;

③患者禁饮食,每日输液量大,给予的药物多为刺激性强,高渗液体较多(如氨基酸及补钾药物);

④该患者液体量大,禁饮食,活动少并甘油三酯偏高,因而静脉血流迟缓

经验分享:(红色标注经验或教训)

在日常输液护理操作中应做到:

1.留置针操作一般宜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的血管,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严格无菌操作,选用适合的封管液和技术。

2.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

2.1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宜选择粗直、血管弹性好、易于固定和避开关节的静脉进行穿刺,软管部分不能全部保留在血管内,宜留在外面0.3~0.5cm;

2.2护士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作为评估导管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护士应该抽吸导管,使之出现回血[3]

2.3在给予药物和溶液之前,如果遇到阻力和/或者未发现回血,护士应该采取其他方法来评估导管的通畅性,不能用力冲洗导管[3]

3.置管期间护理:护士应加强巡视,进行床头交接班,观察病人穿刺点有无红肿、硬结、疼痛等,如有上述现象时应立即拔针,给予相应处理。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避免长期肢体下垂,以防导管堵塞;穿刺部位衣服勿过紧,避免影响血液回流,如速度较慢,可用注射器接套管针抽回血,严禁推注。

4.封管:封管是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关键,可用生理盐水封管,应采用脉冲式冲管,即“推一停一推”方法冲洗导管。

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后的护理措施为:

1.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促进肿胀消退

2.对肿胀、疼痛、红色的局部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透的纱布湿敷:干燥后重新给予50%硫酸镁溶液浸润,以纱布湿润不滴药液为宜,直至肿痛消失

3.严格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并告知患者抗凝药物使用期间注意事项

4.每班测量患肢同一水平臂围,观察对比患肢消肿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桡动脉搏动.做好记录,及时判断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给病人讲解前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消除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荣加唐金莉急性胰腺炎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分析与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年2月第36卷第4期IntJNurs,February,Vol.36.No.4[1]

2.张凤、庄文明、张玉泉静脉留置针诱发血栓形成问题中的血液流变学因素[J]中国微循环年10月第12卷第5期[2]

3.彭娜年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和置入现代医药卫生年5月第33卷第9期JModMedHealth,May,Vol.33,No.9[3]

4.郑美红一例子宫全切术后发生上肢头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护理园地年10月第3卷第19期

作者:黄玲玲

单位:医院

END版权申明

本文首发于“聊医护”,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1:9天例!又一地升级为高风险!滴滴、快递、外卖全员检测!北京个人核酸检测预约“一号难求”?记者实地探访多家检测机构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投稿请发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yz/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