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者都已发现,在缺硒情况下,不仅能引起心肌坏死,同时还会造成胰腺的病变。在医学上,认为胰腺是较难保护,又较难治疗的人体重要器官。
胰腺包括有管腺和无管腺二部分:管腺属外分泌系统,分泌消化液,经导管直接进入十二指肠,消化液中含蛋白酶、脂肪酶和定粉酶等,对人体的消化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管腺属内分泌系统,腺体细胞像岛一样游离在有管腺泡的间隙中,因而称为胰岛,胰岛中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血液,通过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其在细胞内的氧化利用而调节人体的糖代谢。
缺硒对胰腺造成的危害缺硒既影响胰腺的形态结构,还影响胰腺的生理功能,说明胰腺也是对硒很敏感的器官。
多方面的研究已经证明缺硒可引起胰腺萎缩、变性乃至坏死。如美国康乃尔大学Combs和中国农科院陆肇海、苏琪等用缺硒饲料喂养雏鸡后,很容易看到胰腺萎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可以看到胰腺组织中有许多空泡和结缔组织纤维化,这些空泡和纤维化的程度随饲料中缺硒程度的严重而加深。
用电镜观察,可以证实鸡胰腺超微结构病变始于内质网(一种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表现为内质网的减少、扩张及空泡化。在克山病尸检病例中胰腺腺萎缩的检出率高达43.5%。
缺硒造成胰岛病变
缺硒造成胰岛病变的主要表现是胰岛的体积缩小,分泌细胞排列异常,胰岛的β细胞排列成很不规则的条索状,索间形成较大空隙,β细胞数减少,使胰岛呈空虚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缺硒大鼠胰岛结构的损伤,发现多项结构参数异常(如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物面积与胰腺组织面积百分百等)。
胰岛的病变一般与外分泌腺泡病变是平行的,即腺泡萎缩愈重,胰岛的损害愈明显。形态的变化必定伴随功能的变化。因此,说明缺硒与胰岛病变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正确补硒
米多伊以优质富硒大米、大豆为原料,运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研制而成,每罐含有机硒不少于20微克,成年人每天两罐米多伊就可达到人体硒摄入量的最低标准,是自然补硒的最佳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