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真的有益健康吗?
--饮酒有益健康这种提法不值得提倡
许多人都有饮酒习惯,特别是宴请、应酬几乎是无酒不成席。如此饮酒习惯,除了传统饮食文化因素之外,还与饮酒有利于养生保健有关。白酒最早是由中国发明,我国饮酒有着悠久的历史。药酒成为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载体,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中医典籍中记载:“酒为水谷之精,味甘辛,其性热,其气悍,无所不至”,认为酒可以“杀百邪”,并“以酒治疾”。《本草纲目》称:“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风,消愁遣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其中“戒烟限酒”的“限”字,表明适量饮酒是有益健康的,那么是真的吗?饮酒有益健康益处在哪里?对人体有无伤害,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1、饮酒有益于心血管
20世纪末法国、21世纪初英国等,均有大样本的饮酒科学研究。研究发现,适量饮用红酒,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可以降低20%左右,而且不仅是红酒,白酒、啤酒都有相同的效应。饮酒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的机制还没完全探明,有人认为与酒中的抗氧化剂白藜芦醇有关,有人认为与酒可以升高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关。尽管确切机制不十分明了,但大量的观察数据显示,适量饮酒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2、饮用15克酒精为宜
适量饮酒有宜健康,这个适量的量究竟是多少?WHO给出的指标是一天(24小时)饮用的酒精量应在15克以内,相当于42度的白酒45ml(不到1两),12度的红酒ml(3两),6度的啤酒ml(半瓶)。最新的研究表明,并不是一定要饮用15克的酒精量才对心血管有保护,少量饮用同样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低于15克酒精量也能起到保护作用。加大饮酒量则会适得其反,有害健康。可见,当我们在各种应酬时,难以控制,会过量饮酒,所喝的酒也就不能称之为保健酒了。
人体不需要酒精
1、饮酒与机体的多种疾病有关
少量饮酒有益健康,主要是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那么,对人体的其它器官有无益处?近代名医金子久指出:“酒有暴烈之性,其气热”。“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津,生痰动火”(《本草纲目》)。现代研究结果告诉我们,酒除对心血管有益处之外对其它器官都是无益的。酒精对许多器官都会造成损害,如对消化道和神经系统损害最为明显,饮酒会导致脂肪肝、肝炎、胃炎、胆囊炎、胰腺炎等,还会损伤神经系统,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末梢神经炎的麻木疼痛等。
2、酒精是致癌的元凶
过去人们一度认为,酒精只是致癌物的载体,本身无致癌性,现已证明,几乎所有恶性肿瘤都与酒精有关。年,意大利学者对过去30多年中发表的关于喝酒与肿瘤等14种疾病以及受伤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汇总后显示,酒精会使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慢性胰腺炎增加34%,肝硬化增加1.9倍。此外,患结肠癌、直肠癌、肝癌的风险也有小幅增加。饮酒量的增加与患癌风险的加大是同步的,就是低于15克酒精的饮酒量仍然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可见,健康饮酒量对心血管有益而对防癌无益,在防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却增加了患癌的风险。
3、科学宣传饮酒的利弊
喝酒就是喝酒,与健康何干!酒精不是人体必须物质,人的健康更不是离不开酒精,饮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应该仅仅考虑对心血管疾病的益处而去喝保健酒,也不要在喝酒时还满怀希望饮酒有益健康!一些中医和中医医疗机构还在冬令进补时大肆宣传、推销药酒令人担忧。不仅如此,这方面的宣传还常被某些利益体故意夸大,误导大众,最近所谓的白酒有抗癌作用的介绍就很博人眼球不禁令人心生寒意;好酒者也喜欢这样的宣传,而忽视饮酒对健康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对癌症风险的影响。可以肯定,饮酒对癌症没有“安全阈值”——只要喝了,就会增加风险,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想完全告别酒精很难,因为,酒已经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酒可以活跃气氛,增进感情,调节情绪,松解压力。生活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一次舒心愉悦的饮酒同样是增进健康的方式,快乐的情绪能够调动神经免疫系统的功能,也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人体不需要酒,但生活需要,只是记住适量饮酒,限量为要,喝酒就是喝酒,别说是为了健康。
本文插图来自于汤可桥先生,题字来自于王行安先生,其余图片来自于网络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