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价卖车,赛那为何只坚持了两个月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一般是多少钱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还未走进广汽丰田4S店,来往的行人无一不被铺满玻璃幕墙的硕大的赛那广告牌所吸引。赛那,是广汽丰田于去年下半年推出的重磅车型。作为丰田全球旗舰MPV,赛那自去年9月公布预售价格开始,话题度和市场热度居高不下,围绕其产品力及价格的讨论,更是呈现出出道即顶流的“赛那现象”。上市之初,赛那更是一车难求,终端加价5万-10万元的消息层出不穷。实际情况如出一辙。根据官方透露的数据,赛那预售订单突破一万台。去年10月底上市,赛那共推出6款车型,官方建议零售价为30.98万-40.58万元,根据提车的时间早晚,赛那加价的程度有所差别。“刚上市那会儿,热度确实很高,想要在今年元旦提车,需要加价6万元左右。”广汽丰田4S店销售人员刘欣说道。不过,上市两个月后,赛那的加价情况发生变化,丰田埃尔法和汉兰达车型上坚挺的“加价”行为,在赛那这里,似乎失效。从加价6万元,到不加价,赛那经历了什么位于江苏省昆山市东城大道的广汽丰田4S店,正在进行年底的购车促销活动,但是店内唯独缺了赛那。“我们店里没有展车,外面仅有一台试驾车。”销售经理赵伟表示,赛那的现车比较少,想要在过年前提车的话,需要加价3万元。加价3万元,比之前网传的加价金额要收窄不少。在得知客户不着急年前用车,赵伟则表示,“那就不需要加价了。”赵伟介绍,相比去年10月底,赛那目前的加价金额大幅缩小,不着急用车的话,可以平价提车,今年4月份提车。“去年赛那刚上市的时候,店里确实需要加价5万元,但是到12月,加价金额没有网传那么夸张了。”赵伟表示,他们也不愿意高价卖,如果因为价格过高没人买,砸手里了怎么办?同样加价金额收窄的,还有上海的广汽丰田4S店。刘欣表示,上海目前需要加价3万元,也可以选择不加价,但都要等到4月才能提车;想要年前提车,则需要加价4万元。据刘欣透露,4S店针对赛那的销售有两种方案:一是缴纳5万元的意向金,同时加上3万元的加价费用,可以在4月提车;二是缴纳超过20万元的首付款,则不需要加价,但也要等到4月份才能提车。“年底经销商的资金链比较紧张,第二种方案实际上是缓解店端的资金压力。”刘欣表示,不管是哪种方案,赛那的加价情况相较上市之初,已经逐渐式微。各家4S店对“加价”的形式与说辞有所不同,有的明确指出要求现金加价,有的则要求用户购买“装潢包”来提高售价。例如,无论是上海还是苏州的4S店,赛那“平价提车”的同时,也需要强制购买1.5万元左右的装潢包,其中包括玻璃贴膜、行车记录仪等。不难看出,苏州的加价金额,相比上海还要更低一些。不同地区的4S店,加价金额不同,也从侧面反映出,赛那终端加价行为是否为经销商的个人行为?在广汽丰田的数字商城,关于赛那的车型定价,官方给出30.98万元起的建议零售价,同时下方还有注明——“成交价以您和经销商达成的协议为准”。加价逐渐走低的背后,赛那的销量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近日,疑似广汽丰田4S店销售人员发帖称,去年10月份赛那刚准备上市的时候,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店里的订单量会超过台,需要加价4.5万元。实际情况是,10月份全店仅定了8台,11月份将车辆的加价价格下调至2.8万元,也才卖出去11台。12月份,他们再次将加价金额下调至1.4万元。乘联会数据显示,年,赛那11月的销量未公布,12月批发量为台,12月上险量为台,终端销量与批发量还有一定差距。起初,经销商对赛那的终端销量很有信心,但逐渐降低的加价金额,似乎表明赛那的销量确实远不如预期。是产能不足,还是饥饿营销?经销商有底气加价卖车,与赛那的供需关系有关。昆山的广汽丰田4S店里,只有试驾车,没有展车,需要现车的话,可能还要从别的店调货。“我们店里厂家每月只给几台现车,即便是有十几台订单,也只给配几台车。”刘欣表示,受制于产能,赛那供不应求,不少二级汽贸商,从4S店拿车,再加价卖给消费者。现车很少,是4S店的普遍反馈。过去一年,由于行业缺芯导致车辆产能受限,广汽丰田旗下SUV和轿车车型是销量支柱,相比赛那,毫无疑问产能会倾向前者。根据近期广汽丰田发布的销量海报,年12月赛那批发销量为台,标题为“产能逐步释放,新车火热交付中”。一般来说,车企对销量数据比较满意才会选择贴出销量海报,说明赛那的批发量在广汽丰田的预料之中。另一方面,广汽丰田公布这个数字,就是明确的告诉市场,赛那的产量真的不高,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排产量也不会太高,稳定已下定客户的预期,并暗示潜在意向客户,想买趁早,不然要等很久。供给不足,就是对价格最大的支撑。这是不是饥饿营销?说不好。广汽丰田的经销商早已尝过汉兰达“加价”的甜头,汉兰达的年销量稳定在10万台左右,月销量约台,偶尔突破万台。汉兰达终年供不应求,加价成为常态,广汽丰田真的是产能受限,只能生产这么多?显然不是。丰田给汉兰达的定位就是年销售10万台左右,保证渠道利润,赛那的定位或许也是如此,不走量,保证利润。根据此前规划,赛那将在广汽丰田第三、四厂区生产,规划年产能达10.26万台,月产能在台左右,即便受到零部件短缺影响,预计月产能也能达到-台的水平。也就是说,即便赛那的需求量再高,短时间内终端零售量也无法达到月销上万台。不过,广汽丰田即便有意控制产能,为什么赛那的加价,不如汉兰达一样坚挺?赛那的尴尬对于中大型MPV而言,商务接待无疑是最适合其发挥的场合,作为家庭日常通勤用车,中大型MPV受制于国内的用车环境,并不是主流。20万元以上的MPV市场,霸主依然是别克GL8。在商用领域,别克GL8并不是赛那的直接竞品车型,赛那定位家用大MPV,将与GL8陆尊甚至艾维亚正面争夺高端家用消费者。国内中高端家用MPV市场的鼻祖和认知度最高的车型是奥德赛,奥德赛和艾力绅改款之后,整体产品力针对家用人群的需求有较大提升,在30万元左右的家用市场有了更强的竞争力。此外,更具性比价的选择如起亚嘉华,定价28.89万-33.99万元,有着同样规格的配置水平、体验感,其顶配车型售价基本与赛那低配齐平,在性价比层面上优势明显。作为第四代车型,赛那在造型设计和产品力上的诸多革新,颠覆了消费者对MPV车型形象和功能的认知,但30.98万元的起售价,是“奥德赛们”高配车型的售价区间。无论是内饰用料,还是车机系统,赛那都没有体现出绝对优势。这也是赛那在国内市场面临的比较尴尬的局面——在商务领域,难以撼动别克GL8几乎垄断的市场地位,而在家用车市场,又难以与定位更接地气的“奥德赛们”直接对垒。不少消费者因无法接受赛那过高的定价,转而选择了功能性相仿的其他车型。此外,高端家用MPV市场份额太小。从年以来,MPV销量就连年下滑,市场份额从10.6%(),一路下滑至8.5%()、7.6%()、6.7%()、5.7%(),MPV整体市场份额呈逐年萎缩的趋势,高端家用MPV的需求量可想而知。在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MPV市场高低两端的需求差异比较大,而目前家用车市场占据的比例并不高,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目前,国内消费者对于MPV这种车型的热衷度不足,同时,相比热门的SUV车型,国内MPV市场需求仍以商务为主,赛那的加价,低估了市场的实际需求。

理性的消费者

国产之前,赛那在北美市场有着累销超万台纪录,被称作为“小埃尔法”。埃尔法在中国市场的指导价为83.9万-92万元,算上终端的加价幅度,埃尔法落地近百万元,是一款不折不扣的百万级豪车。同样是丰田MPV,被称作“小埃尔法”的赛那,加价几万元,不过分吧?“买埃尔法的不在乎那一百多万,但是大部分考虑赛那的用户,是真在乎那三四十万。”许言自赛那上市起就一直想入手,但过高的加价金额劝退了他。许言一家四口,近期再一次前往4S店看车,赛那加价情况果然如他预料的那样,逐渐“理性”。“奥德赛和艾力绅都不需要加价提车,赛那其实就是一款家用车,并不是凤毛麟角,也不是无可替代般的存在,想不通为什么经销商要加价提车。”许言说道。物以稀为贵。鲁迅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里,他曾经这么写道,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北京市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里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名其曰叫“龙舌兰”。鲁迅一针见血地把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讲了出来,什么东西它的供应量少了,顾客们就认为它是一个贵重的东西。埃尔法和汉兰达,让经销商尝到“物以稀为贵”的甜头,加之国内消费者愿意加价提车的消费心理,在赛那还没正式上市时,就已经推出了较大金额的加价购车方案,试图从中获取到更加大的利润。然而,消费者可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主力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并不是随意加价卖车就能受到市场的追捧。短时间、小范围内,为了营造一定的市场热度,制造营销话题,采用“加价卖车”这样的方式,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但是长期来看,可能会削弱消费者的忠诚度,在一定程度上拉长成交周期。作为品牌方,广汽丰田更应该出面维持正常的价格秩序。坦克汽车此前针对违规加价卖车的经销商进行“永久取消品牌经营授权”的惩罚,维护了品牌形象,也得到了更多潜在消费者的认可。受到市场冷遇,赛那的加价只持续了两个月,后期可能逐步恢复真正的平价提车。(文中刘欣、赵伟、许言均为化名)——END——《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zd/1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