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发现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表

牛津大学出版社在《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复发性2型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在非洲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中,糖尿病与罹患胰腺癌的风险有超过两倍的关联,但新近发病的糖尿病与罹患胰腺癌的风险比长期存在的糖尿病高2.3倍。

糖尿病或是胰腺癌早期表现

胰腺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5年生存率只有8%。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约80%)胰腺癌患者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识别高危人群和早期发现胰腺癌的能力可能会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以前的研究中,糖尿病一直与胰腺癌联系在一起,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腺癌的风险要高出两倍。糖尿病被认为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和后果之一。与其他癌症相比,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异常高。

大多数患有胰腺癌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不到三年就被诊断为糖尿病。在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患者(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胰腺肿瘤)中,半数以上的复发性糖尿病患者术后没有发生糖尿病。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患有糖尿病的人已经超过3年了。

在此,研究人员对非裔美国人和拉丁美洲人,两个患有糖尿病高风险的少数人群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了糖尿病和胰腺癌之间的联系。该研究采用了调查问卷、医医院出院档案。年至年间,共有名参与者(32.3%)患上了糖尿病,随访期间共确诊例胰腺癌。

在14年的平均随访中,在糖尿病患者中,名患者患上了胰腺癌。在没有糖尿病的参与者中,有人患上了胰腺癌。在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的病例中,52.3%的患者在胰腺癌确诊前36个月出现糖尿病。糖尿病与大约两倍的胰腺癌风险有关。当按病程分层时,新近发病的糖尿病患者罹患胰腺癌的风险最高。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证明,在非洲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中,新近发病的糖尿病与胰腺癌发病率的联系是明显的。

这一发现支持了胰腺癌中最近发病的糖尿病是胰腺癌发展的一种表现的假设。这项研究表明,新近发病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继续发展为胰腺癌,那么他们将是一个高危人群,他们可以被研究作为额外的风险预测因素,并可能成为早期诊断所需要的测试的目标。

1/4糖尿病不知情,如何早发现

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迅猛攀升,患病人群已达到1.14亿,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然而,有研究表明,25%的糖友发病后还不知道已经患病。显然,提早发现糖尿病并进行干预,不仅可以远离糖尿病困扰,也能进一步降低胰腺癌的风险。其中,以下10个糖尿病的早期信号要警惕:

1、多尿

糖尿病患者机体内食物转化为糖的效率下降,导致血液中糖含量升高。身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糖分,致使尿量明显增多。

2、口渴

排尿增加会导致口干舌燥,这时不要用含糖饮料解渴,以免增加血液中糖含量,加重病情。

3、体重略减轻

超重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体重略减轻听起来似乎并非糖尿病的标志。其实,糖尿病引起体重略减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水分从尿液中排出;二是排尿频繁也会带走一些热量。

4、虚弱和饥饿感

高血糖意味着身体调节血糖出现了问题,如果吃了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精米和白面),胰岛素会升高,引起血糖迅速下降。这会使人感到虚弱,进而渴望获取更多碳水化合物,导致恶性循环。

5、持续疲劳感

持续疲劳是一个重要征兆,这可能意味着吃的食物没有分解或被细胞利用。由于机体没有得到所需要的能量,就会很累。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一段时间内血糖水平的升高,这些症状往往出现较慢。

6、喜怒无常,脾气暴躁

血糖异常时会感觉不舒服,可能变得更加暴躁。事实上,高血糖还可能出现抑郁症状,如觉得很累,不喜欢做事情,不想外出,只想睡觉。

7、视物模糊

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因为葡萄糖在眼睛积聚,暂时改变其形状,导致眼睛不能聚焦。在血糖稳定下来后约六至八周,视物模糊症状就会消失,眼睛也会自动调整。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早期的此症状多不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8、伤口愈合慢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身体自愈能力减弱。

9、脚发麻

血糖浓度升高后,可能出现轻度神经损伤,引起双脚麻木。

10、更容易发生尿路和酵母菌感染

尿路和阴道糖水平升高将成为细菌和酵母感染的温床,要警惕反复感染。

患糖尿病后不及时控制血糖的时间越长,发生心脏病、肾病、失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就越高。如果已出现了以上信号,医院检查相关指标。

如何远离糖尿病?管住嘴迈开腿

1、每周运动4小时

芬兰的一份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相比不运动的人,每天运动35分钟或每周进行4小时运动的人,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下降80%。

2、少吃快餐

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用了15年时间,访问了位年轻人,发现他们中每周吃两次快餐以上的人,体重增长得更快。而过度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3、多吃粗粮

粗粮中含有的丰富的膳食纤维,能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而且,粗粮中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胃蠕动,改善便秘,使体内的有毒物质更快排出,所以平时可以多吃。

4、减轻压力

在高压状态下,身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以致出现胃口大开、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血糖升高等现象,所以平时要学会调节心情,释放压力。

5、睡够觉

据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糖尿病中心的莱恩·马拉夫博士介绍,糖尿病和睡眠问题是可以相互影响的,糖尿病可能会引起睡眠障碍,而长期睡眠障碍也会引发糖尿病。

6、常喝白桦茸

白桦茸学名桦褐孔菌,一种寄生于白桦树活体的药用真菌,其子实富含天然降糖物质。研究表明,白桦茸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修复胰岛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够减少自由基对胰脏的破坏;栓菌酸对非胰岛素依赖糖尿病有明显的作用。在俄罗斯,每天早晚冲泡饮用白桦茸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防糖妙招。

欲知产品更多详情请拨打--或-!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防治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zd/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