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首例纳米刀治疗胰腺体尾肿瘤圆满成

??????????

在成功实施沪上首例“纳米刀”治疗胰腺癌手术后,医院肿瘤中心再次重磅出击,于11月19日实施沪上首例“纳米刀”治疗胰腺体尾肿瘤并获得圆满成功。

编辑:萧萧

受访专家:医院肿瘤科王理伟教授陈栋晖教授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11月17日上午,医院肿瘤中心召开了关于第二例接受“纳米刀”治疗手术的患者的病例讨论会。早在8月17号,医院就已经成功为一位67岁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这项治疗技术。这次,这位64岁的医院,诊断为胰体尾交界段胰腺癌,并侵犯动脉,无手术指征,经历过放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效果不佳,经医院肿瘤中心多学科专家经过慎重思考和讨论,认为这位患者非常适合接受纳米刀治疗。

手术进行中。图片来源:医院

  纳米刀是一种全新的尖端肿瘤消融技术,它通过探针释放高压脉冲,在肿瘤细胞上形成纳米级永久性穿孔,破坏细胞内平衡,导致细胞凋亡。比起传统的热或冷消融治疗,除了创伤性小、靶向性好等特点,突出优势是消融过程中不会影响消融区温度,不会破坏周围的神经、大血管、胰管等重要组织,主要用于治疗小于5cm的肿瘤。纳米刀技术在年4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同时还通过了欧盟的CE认证,中国CFDA于年7月批准其用于恶性实体肿瘤的治疗。

  11月19号13:00,手术正式开始,麻醉科王宏副主任医师主持麻醉,我院南部超声科执行主任史秋生教授以床边超声确定病灶与拟入针位置,肿瘤中心科万智勇及陈栋晖副主任医师在脏器超声联合4维CT复位的双重定位导航下,避开周围血管,精确地将4根19G、直径仅1.2毫米的穿刺针先后插入到病灶周围。随后,王理伟教授启动开关,数股微秒级高压脉冲瞬间贯穿病灶,在肿瘤细胞膜上“打”出无数个纳米级电穿孔。整个治疗过程历时2个多小时,患者术后ICU监护--肿瘤病房特护序贯护理方案安返病房。术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淀粉酶均正常,患者第二天就能下床并正常饮食。

手术进行中。图片来源:医院

  随后,医学界对医院肿瘤中心学科带头人王理伟教授、陈栋晖教授进行了采访。

  医学界:作为这项技术的带头人,您能简要谈一下纳米刀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吗?

  王理伟教授:细胞膜结构和正常血管、神经、纤维组织的结构是不同的,肿瘤细胞富含脂质,我们可以利用高频电流穿孔特异性的诱导其凋亡,而不伤害正常脉管组织。另外,纳米刀也不是万能的,它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而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所以我们必须配合药物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才能对胰腺肿瘤、肝肿瘤患者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由于纳米刀技术利用穿刺手段,损伤很小,一般情况下,患者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动,而以往的手术治疗方式,患者往往要恢复20~30天。

  医学界:本院这两例患者都是年龄较大的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技术还能适用于其他肿瘤吗?

  王理伟教授:纳米刀技术的技术含量高,对实施手术的医生要求较高,目前主要用于其他方法治疗难度大、疗效不好的肿瘤。而胰腺癌治疗方法非常有限,手术难度大,手术率低,预后差、患者体能状态比较差,故包括国外,也是常将这项技术用于治疗胰腺癌。并不是因为年龄比较大。

  王理伟教授表示,医院肿瘤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学胰腺癌诊治中心、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单位,曾组织了全国来自40多个单位的50多位专家制定了《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并受CSCO委托在全国推广巡讲。同时,本院也有很多新药临床研究正在开展,相信结合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配合纳米刀这项新技术,能给晚期胰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医学界:以后会制定关于这项新技术的相关指南或规范吗?

  王理伟教授:我们想先在本院开展。本院胰腺癌患者也比较多,就像今天上午的病例讨论会一样,我们会联合影像科、放疗科、肿瘤内科、胰腺外科、消化科等多个专家对每一个病例进行详细的探讨和总结,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取得一定经验之后可以与其他中心合作,进行多中心研究,以后的目标之一就是制定纳米刀临床治疗规范。我相信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医学界:现在没有指南的情况下,后续的药物治疗方案是怎样的?

  王理伟教授:与以往共识里术后推荐方案基本保持一致,而且,由于这项技术创伤小,患者往往能对药物更加耐受。

  医学界:为什么对这位患者使用纳米刀技术呢?

  陈栋晖教授:我们的治疗“以病为主”,这个患者特别适合用纳米刀技术。胰腺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综合多种治疗方式很重要,而纳米刀作为其中一种方式,特别适合局部晚期的胰腺癌。这位患者的肿瘤已经侵犯动脉,不能手术,常规治疗效果也不好。所以可用纳米刀技术达到一个手术的效果,再联合常规治疗。

  医学界:纳米刀技术在我国好像还不是很成熟,手术成功率是多少呢?

  陈栋晖教授:如果只是指操作的话,成功率是很高的,但手术成功并不是我们的目标,对患者来说,更重要的是预后较好、生存期得以延长。据国外和台湾的数据显示,此项技术能将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一倍。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

  王理伟教授表示,这项技术更适用于<5cm的肿瘤,我们会在前期严格选择患者,若是>5cm的肿瘤,可以尝试新辅助治疗缩小肿瘤,再行纳米刀技术治疗,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医学界:目前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中的一个热点,纳米刀技术的应用会如何影响未来肿瘤的治疗趋势呢?

  王理伟教授:免疫治疗从根源上提高人体免疫力,靶向治疗旨在选择更准确的药物,未来这两项治疗方式一定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这些治疗方式都还在摸索之中,而纳米刀技术是CFDA已经批准的技术,可以应用于临床。目前对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探讨最集中的两个问题:一是疗效缺少标准、治疗终点不明确、缺乏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研究。比如,这项研究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肿瘤缩小?生活质量改善?还是免疫状态的改变?另外就是细胞制备过程是否规范、是否可复制。这也是我经常与别的专家探讨的问题,现在的情况是做细胞治疗的专家通常不懂临床,做临床研究的专家不懂细胞治疗,二者之间是缺乏桥梁的,我也呼吁我们的专家能够多沟通、多学习,让研究和临床能够更加贴合。另外,多做多中心研究,让我们的探索更加的可靠、可行!

  医学界:感谢两位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祝您工作顺利!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并注明出处。)

赞赏

长按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zd/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