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4日是第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医院举办“联合国糖尿病日——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宣传主题义诊活动。
主要针对糖尿病的公众知晓率和治疗率低,对糖尿病危险因素、预防的必要性等认识不足的情况,通过健康教育和义诊咨询,提高广大群众的糖尿病防治意识和糖尿病早期检出率,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今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是“教育与预防”。我院医务人员通过讲座、义诊咨询、免费测血糖、发放糖尿病知识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安化镇群众宣传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增强群众的防病观念。
我院相关专科医师告诉“糖尿病并不可怕,糖尿病重在预防,预防主要是注意饮食、起居、锻炼,饮食上应适量,低盐、低脂,低糖,戒烟限酒,平日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如跑步,打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等,这样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另外,糖尿病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筛查。得了糖尿病就应早诊断,早治疗,合理饮食,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尽量使血糖达标,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超重与肥胖
2、高血压
3、血脂异常
4、糖尿病家族史
5、妊娠糖尿病史
6、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7、6.1mmol/L≤空腹血糖(FBG)
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上应用胰岛素补充治疗。这一类型的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来势凶猛,约占5%。
Ⅱ型糖尿病:原名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功能逐渐被破坏。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约占90%以上。
妊娠糖尿病:指妇女在妊娠期间出现的血糖升高,必要时适当使用胰岛素治疗,需要指出的是,生产后需要重新确诊。
特殊类型糖尿病:这一类型的糖尿病很少见,是已知病因的糖尿病,比如药物、胰腺损伤、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糖尿病,此类糖尿病控制住原发病,血糖也就正常了。
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包括血糖升高引起的症状,还有并发症、合并症的症状。典型的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还可能有口干、口渴、乏力、出汗、皮肤瘙痒、反复牙龈炎、泌尿系感染、伤口不愈合等症状。并发症表现为视物模糊、失明、手脚麻木、感觉异常、心慌气短、腹泻便秘、尿潴留、蛋白尿、脑出血、心肌梗死等。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糖尿病患者根本无症状,通常在健康体检或治疗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首先我们要清楚正常人的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血糖3.9~7.8mmol/l。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国际上通用的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和分类标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确诊为糖尿病。
1.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全血≥6.1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PG水平≥11.1mmol/l(mg/dl)。
无糖尿病症状者,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必须改日复查,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糖尿病的危害
过高的血糖随血液循环流遍体内各个器官,所以糖尿病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首先,高血糖使患者感到口干、口渴、多尿、多饮、多食、消瘦、乏力、皮肤瘙痒、视物模糊、伤口不易愈合等不适。高血糖也容易引起感染,比如出现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牙周炎等口腔感染,足癣、灰指甲、阴道炎等真菌感染,肺结核、膀胱炎、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
其次,严重的高血糖会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物不清、眼底出血,易诱发白内障、青光眼、干眼症,导致失明;糖尿病肾病患者容易出现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容易产生感觉异常,出现疼痛、胃瘫、腹泻、便秘、认识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大血管并发症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心肌梗塞、糖尿病下肢病变。
此次活动,结合我镇实际,以创新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提高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对糖尿病防治意识,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北京白癜风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