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胰pancreas是人体的第二大腺,横跨在第1、2腰椎的前面,可分为头、体、尾三部。胰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组成,外分泌部的腺细胞分泌胰液,经各级导管,流入胰腺管,胰腺管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内分泌部是指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的细胞团--胰岛,它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主要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胰腺癌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医院近年来收住院的胰腺癌病人比50年代增加了5~6倍。而且据北京地区7家医院例病例分析,病人中41~70岁者占80%,近年来,年轻的胰腺癌病人也较10年前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就胰腺癌的发生部位而言,仍以胰头部位最多见,约占70%左右,胰体次之,胰尾部更次之,有的头体尾部均有,属于弥漫性病变或多中心性病变。
临床表现
1、腹痛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2、黄疸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有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黄疸。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
3、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见
4、乏力与食欲不振甚为常见,尚可伴有腹泻便秘、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
5、感染,亦可因继发胆管感染而出现发热。
6、、体格检查除发现黄疸外,可有上腹部压痛。晚期可于上腹部触及结节状、质硬之肿块。如黄疸伴有胆囊肿大,则为胰头癌的重
护理评估
术前评估要点
1、患者一般情况和风险因素:压疮、跌倒等。
2、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3、症状:有无腹痛、黄疸、乏力、食欲不振、消瘦、感染、腹水等。
4、体征:上腹部有压痛。晚期上腹部触及结节状、质硬的肿块。
5、诱因:饮酒、吸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幽门螺杆菌等。
6、患者和家属对有关胰腺癌知识的掌握。
7、术前准备是否完善。
术后评估要点
1、手术经过和手术名称,术中失血、输液、输血情况。
2、患者情绪是否稳定,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3、胃管留置深度,胃肠减压引流液、腹腔引流管的颜色、量、性质,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4、切口愈合情况。
5、患者疼痛情况。
6、有无并发症发生。
护理措施
环境要求
保持室内安静,保证患者休息,室内通风1-2次/日,紫外线消毒1次/周。
心理护理
热心接待,耐心解答,让患者听取他人的亲身经历以消除顾虑,减轻心理压力。
解释胰腺癌的治疗和护理,消除悲观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卧位护理
术前:主动卧位。
术后:全麻未清醒,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清醒后,予以半卧位。
饮食护理
术前:
1、保持足够的营养需要,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
2、观察进食后情况,根据医嘱给予助消化药物。
3、术前2天给足够的流食,4—5餐/日,术前1日禁食,以减少粪便,清洁肠道,有梗阻的病人应禁食。
4、术前12小时禁食水,
术后:禁食水,胃肠减压,防止腹胀和避免进食后刺激吻合口,待胃肠功能恢复即肛门排气或造瘘口有气体排出后夹闭胃管,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后拔除胃管。
拔除胃管当日饮少量温水,每次4-5汤勺约20毫升,1-2小时一次,无恶心呕吐等症状。
第2日,进流食每次50-80ML,每日4-6次,无腹胀、腹痛,
第3日,进全量流食-毫升,每日4-6次,避免食用胀气食物,以蛋汤、菜汤、藕粉为好。若恢复良好。
第4日,进半流质饮食如:米粥、烂面条等,每次量逐渐增加,进餐次数逐渐减少。并逐步半流食、软食。
第10日,以后可进普食。。
饮食原则: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生、冷、硬、油炸、浓茶及刺激性食物,
选择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等有营养易消化饮食,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机体免疫力。
基础护理
术前:按护理级别实施基础护理项目,做到“三短六洁”。
术后:
1、按护理级别实施基础护理项目,做到“三短六洁”。
2、压疮预防及护理:卧压疮气垫、定时翻身。
3、呼吸道护理: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双手按压伤口,有效咳嗽。
4、导尿管护理。
5、双下肢的护理:尽早下床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卧床时,嘱家属按摩双下肢,防静脉血栓。
专科护理
术前:
1、术前晚和术晨行温盐水或肥皂水清洁灌肠。
2、术前3天口服抗生素,3次/日,饭后服用。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由于肠道使用抗生素时影响维生素K吸收障碍,固同时口服维生素K。
3、对有明显疼痛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
4、无梗阻的情况下,术前晚需口服合爽,清洁肠道。
5、术晨插胃管行胃肠减压。
6、对贫血、低蛋白严重的患者,输新鲜血、血浆纠正。
7、备皮、备血,皮试。
术后:
1、生命体征观察: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胃管的护理::记录胃管的长度,妥善固定,保持胃管通畅,观察引流夜的颜色、性质、量,如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如胃管脱出,及时通知医生,禁止随意插入。
3、腹腔引流管的护理:(1)体位: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防膈下感染。(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3)妥善固定引流管,防脱出或误拔、折断或受污染。
4、胰管的护理:胰管引流管较细,要特别注意防止打折、扭曲、脱出。正常情况下引流液为无色透明,量少。若上腹部疼痛,腹膜刺激征阳性伴发热,胰管引流液为乳白色的物质,考虑发生胰瘘。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5、胆管的护理:胆管放于胆肠吻合处的胆管内,应妥善固定(接病人时用胶布注明胆管名称),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术后引流液为胆汁样,色泽为深绿色或棕色,术后前3天因禁食,引流量相对较少,随着营养液的补充,引流量逐渐增多。如发现胆管引流管引流量突然减少,腹腔引流管内含胆汁,腹部切口处有胆汁样液体渗出,可能并发胆瘘,应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6、观察患者有无腹胀及肠蠕动情况,待肛门排气后,通知医生,遵医嘱拔除胃管。
7、观察患者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及腹痛情况。
8、低血糖监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术后易发生低血糖,注意每日监测血糖尿糖变化。
9、监测中心静脉压:根据中心静脉压来调节补液用量及速度。
10、并发症的观察:感染、出血、应激性溃疡、胰瘘、胆汁性腹膜炎、吻合口瘘
健康指导
1、知识宣教: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胰腺癌的有关知识和导致胰腺癌的各种诱因,解释避免各种诱因的基本做法。
2、饮食指导:指导病人及家属制订合理的饮食原则,保证足够的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
3、鼓励患者加强自我情绪调控,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生活规律化,定时,定餐,定量,戒烟戒酒,不吃过多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
2、保持良好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3、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指导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短期内沐浴时使用温和的沐浴液清洗伤口周围皮肤,观察伤口可能出现如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时及时就诊、
5、定期门诊随访,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胰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1、感染:
2、出血:由于胰液消化腐蚀手术区血管或病人凝血机制改变,可导致大出血。
临床表现:发现病人血性引流液引出较多,或P、BP有变化,
治疗:及时给予止血处理,常用的止血药有止血敏、抑肽酶等。
3、应激性溃疡:是指位于胃十二指肠的急性表浅性黏膜糜烂和溃疡,
临床表现:常在术后几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引起的出血不伴腹痛,
4、胰瘘:术后一周左右发生,表现为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腹膜刺激征(+)。胰液从引流管里流出,引流液淀粉酶明显升高。
治疗:遵医嘱给予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如翰康
护理:胰瘘发生后应保持胰管、胆管的通畅,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经常换药,保持干燥,防止因胰液外渗引起皮肤糜烂。
5、胆汁性腹膜炎胰腺癌的护理常规
概念:
胰pancreas是人体的第二大腺,横跨在第1、2腰椎的前面,可分为头、体、尾三部。胰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组成,外分泌部的腺细胞分泌胰液,经各级导管,流入胰腺管,胰腺管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内分泌部是指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的细胞团--胰岛,它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主要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胰腺癌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医院近年来收住院的胰腺癌病人比50年代增加了5~6倍。而且据北京地区7家医院例病例分析,病人中41~70岁者占80%,近年来,年轻的胰腺癌病人也较10年前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就胰腺癌的发生部位而言,仍以胰头部位最多见,约占70%左右,胰体次之,胰尾部更次之,有的头体尾部均有,属于弥漫性病变或多中心性病变。
临床表现
1、腹痛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2、黄疸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有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黄疸。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
3、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
4、乏力与食欲不振甚为常见,尚可伴有腹泻便秘、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
5、感染,亦可因继发胆管感染而出现发热。
6、、体格检查除发现黄疸外,可有上腹部压痛。晚期可于上腹部触及结节状、质硬之肿块。如黄疸伴有胆囊肿大,则为胰头癌的重
护理评估
术前评估要点
1、患者一般情况和风险因素:压疮、跌倒等。
2、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3、症状:有无腹痛、黄疸、乏力、食欲不振、消瘦、感染、腹水等。
4、体征:上腹部有压痛。晚期上腹部触及结节状、质硬的肿块。
5、诱因:饮酒、吸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幽门螺杆菌等。
6、患者和家属对有关胰腺癌知识的掌握。
7、术前准备是否完善。
术后评估要点
1、手术经过和手术名称,术中失血、输液、输血情况。
2、患者情绪是否稳定,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3、胃管留置深度,胃肠减压引流液、腹腔引流管的颜色、量、性质,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4、切口愈合情况。
5、患者疼痛情况。
6、有无并发症发生。
护理措施
环境要求
保持室内安静,保证患者休息,室内通风1-2次/日,紫外线消毒1次/周。
心理护理
热心接待,耐心解答,让患者听取他人的亲身经历以消除顾虑,减轻心理压力。
解释胰腺癌的治疗和护理,消除悲观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卧位护理
术前:主动卧位。
术后:全麻未清醒,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清醒后,予以半卧位。
饮食护理
术前:
1、保持足够的营养需要,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
2、观察进食后情况,根据医嘱给予助消化药物。
3、术前2天给足够的流食,4—5餐/日,术前1日禁食,以减少粪便,清洁肠道,有梗阻的病人应禁食。
4、术前12小时禁食水,
术后:禁食水,胃肠减压,防止腹胀和避免进食后刺激吻合口,待胃肠功能恢复即肛门排气或造瘘口有气体排出后夹闭胃管,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后拔除胃管。
拔除胃管当日饮少量温水,每次4-5汤勺约20毫升,1-2小时一次,无恶心呕吐等症状。
第2日,进流食每次50-80ML,每日4-6次,无腹胀、腹痛,
第3日,进全量流食-毫升,每日4-6次,避免食用胀气食物,以蛋汤、菜汤、藕粉为好。若恢复良好。
第4日,进半流质饮食如:米粥、烂面条等,每次量逐渐增加,进餐次数逐渐减少。并逐步半流食、软食。
第10日,以后可进普食。。
饮食原则: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生、冷、硬、油炸、浓茶及刺激性食物,
选择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等有营养易消化饮食,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机体免疫力。
基础护理
术前:按护理级别实施基础护理项目,做到“三短六洁”。
术后:
1、按护理级别实施基础护理项目,做到“三短六洁”。
2、压疮预防及护理:卧压疮气垫、定时翻身。
3、呼吸道护理: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双手按压伤口,有效咳嗽。
4、导尿管护理。
5、双下肢的护理:尽早下床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卧床时,嘱家属按摩双下肢,防静脉血栓。
专科护理
术前:
1、术前晚和术晨行温盐水或肥皂水清洁灌肠。
2、术前3天口服抗生素,3次/日,饭后服用。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由于肠道使用抗生素时影响维生素K吸收障碍,固同时口服维生素K。
3、对有明显疼痛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
4、无梗阻的情况下,术前晚需口服合爽,清洁肠道。
5、术晨插胃管行胃肠减压。
6、对贫血、低蛋白严重的患者,输新鲜血、血浆纠正。
7、备皮、备血,皮试。
术后:
1、生命体征观察: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胃管的护理::记录胃管的长度,妥善固定,保持胃管通畅,观察引流夜的颜色、性质、量,如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如胃管脱出,及时通知医生,禁止随意插入。
3、腹腔引流管的护理:(1)体位: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防膈下感染。(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3)妥善固定引流管,防脱出或误拔、折断或受污染。
4、胰管的护理:胰管引流管较细,要特别注意防止打折、扭曲、脱出。正常情况下引流液为无色透明,量少。若上腹部疼痛,腹膜刺激征阳性伴发热,胰管引流液为乳白色的物质,考虑发生胰瘘。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5、胆管的护理:胆管放于胆肠吻合处的胆管内,应妥善固定(接病人时用胶布注明胆管名称),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术后引流液为胆汁样,色泽为深绿色或棕色,术后前3天因禁食,引流量相对较少,随着营养液的补充,引流量逐渐增多。如发现胆管引流管引流量突然减少,腹腔引流管内含胆汁,腹部切口处有胆汁样液体渗出,可能并发胆瘘,应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6、观察患者有无腹胀及肠蠕动情况,待肛门排气后,通知医生,遵医嘱拔除胃管。
7、观察患者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及腹痛情况。
8、低血糖监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术后易发生低血糖,注意每日监测血糖尿糖变化。
9、监测中心静脉压:根据中心静脉压来调节补液用量及速度。
10、并发症的观察:感染、出血、应激性溃疡、胰瘘、胆汁性腹膜炎、吻合口瘘
健康指导
1、知识宣教: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胰腺癌的有关知识和导致胰腺癌的各种诱因,解释避免各种诱因的基本做法。
2、饮食指导:指导病人及家属制订合理的饮食原则,保证足够的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
3、鼓励患者加强自我情绪调控,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生活规律化,定时,定餐,定量,戒烟戒酒,不吃过多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
2、保持良好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
3、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指导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短期内沐浴时使用温和的沐浴液清洗伤口周围皮肤,观察伤口可能出现如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时及时就诊、
5、定期门诊随访,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胰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1、感染:
2、出血:由于胰液消化腐蚀手术区血管或病人凝血机制改变,可导致大出血。
临床表现:发现病人血性引流液引出较多,或P、BP有变化,
治疗:及时给予止血处理,常用的止血药有止血敏、抑肽酶等。
3、应激性溃疡:是指位于胃十二指肠的急性表浅性黏膜糜烂和溃疡,
临床表现:常在术后几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其引起的出血不伴腹痛,
4、胰瘘:术后一周左右发生,表现为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腹膜刺激征(+)。胰液从引流管里流出,引流液淀粉酶明显升高。
治疗:遵医嘱给予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如翰康
护理:胰瘘发生后应保持胰管、胆管的通畅,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经常换药,保持干燥,防止因胰液外渗引起皮肤糜烂。
5、胆汁性腹膜炎
泉州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白癜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