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林生物南美白对虾肝胰腺受损原因分析

强肝

对虾肝胰脏的健康程度是成功养虾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现对虾肝胰脏肿大、萎缩、红肿、糜烂等症状,防不胜防。

在养虾过程中为什么对虾的肝胰脏会容易发生病变?对虾的肝胰腺是机体的化工厂,担负着解毒、免疫、造血、消化酶的分泌和生理调节等。肝胰腺一旦受损,将影响到对虾整个生理活动。

在生产实践中,不规范的消毒会使水体缺氧、分解产毒产酸等,使肝胰腺慢性中毒;不合理的投喂和高强度的应激,增加肝胰腺的负担,使机能下降;最终引起免疫力低下,病害频发。肝胰腺轻度受损,引起生长缓慢,大小不均;肝胰腺严重受损,引起大量对虾死亡,甚至全军覆没。可见,在对虾养殖中,肝胰腺的保护是极其重要的。在养殖生产中,引起肝胰腺受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以下方面:

中毒型的肝胰腺病变:

主要表现为肝胰腺变黄、变黑、变白。由中毒引起,来源为环境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或饲料。

感染性病变:

表现为肝胰腺发红,肿大,继而萎缩;过量投喂或环境应激超出肝胰腺的负荷,表现为发红、肿大。

肝脏病变的过程:

养殖对虾正常的肝胰腺为褐黑色,倒葫芦形,轮廓清晰,腹面有白色包膜(称为白区);剥开包膜,肝组织呈红褐色。

当发现肝胰腺的颜色变为红色、变黄、变暗或白化,白区缩小或消失,说明肝胰腺开始病变,此时是保护肝胰腺的最佳时期。如果没有引起注意,肝胰腺进一步病变,发红、发黄加深,白化严重,轮廓模糊,进而出现肿大,说明已经严重病变。此时采取合理的治疗,仍然可以康复。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措施,进一步病变,肝胰腺出现萎缩,说明肝组织出现严重坏死,采取治疗措施效果较差。

整肠

肠道既是对虾的消化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系统。

有关研究指出肠道微生物在养分消化和吸收过程中,参与并调节对虾的生化反应与生理反应,还具有改善消化与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抵制对虾疾病的发生。肠道中的微生物长期共同生存于一定的空间内,彼此竟争、抑制,最后各菌群之间形成一个保持一定比例动态平衡的微生态系统。但由于对虾肠道是与外界相通,受到饲料、水质等因素影响,所以对虾肠道中的菌群比例容易变动。一旦弧菌等条件致病菌成为优势菌群对虾就会发生疾病。

有关研究发现患白斑综合症的虾与正常虾肠道中菌群变动最大的是乳酸菌,患白斑综合症的对虾较正常对虾肠道中乳酸菌的数量显著减少。此外对虾养殖中出现的部分偷死、脱壳不遂等等,大都与对虾肠道水肿有关。所以要想对虾健康生长就要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此外在生产中如果还发现肝胰脏病变,一样会导致对虾空肠、白便等病害发生,由此我们整肠除了要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外还要保肝。

产品推荐

1

使用本品可大大减少肝脏亚健康状况,消除污染严重水体,净化水体,内外护肝,还给水产养殖动物一个好肝脏。

2

清热解毒,保肝利胆,增强机体免疫,提高水产养殖动物对细菌、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zd/5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