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引起靓仔爬山快登顶时突然晕倒,送

点击上面新兴人   当天一大早,小刘和同伴6点准时从梅林出发,队伍里都是男生,行进速度很快。经过三四个小时的翻山越岭,正准备冲刺塘朗山顶时,他们发现走错了路,只好原路返回,下山又上山。刚开始的时候,小刘劲头十足,但走着走着,逐渐感觉体力不足,头有点晕,喝完了两瓶水和能量饮料,还倒了点藿香正气水在嘴里。   中午12点多,离山顶还差二十米,也是全程唯一没什么树荫、比较晒的路段,小刘开始全身发烫、胸闷、喘不上气,突然晕倒在地。同伴们赶紧凑过去,其中有个小伙伴曾经当过消防员,反应特别迅速,“应该是中暑,赶紧抬到阴凉的地方。”四个男生呼哧呼哧把小刘抬到了山顶树荫下,给他松开衣服,用水降温,还不时地跟他说话,但小刘一直意识模糊。   考虑到山路无法通车,同伴在联系急救车的同时,也及时拨打了消防电话。下午3点,消防队员、景区管理处和爬山同伴十多人轮流接力抬担架,终于把小刘送上了急救车。

病情危急严重时可引发心脏骤停

把小刘医院急诊科,到医院时,小刘体温高达38.7℃,昏迷不醒。经过头颅CT检查和抽血化验,小刘已经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肝脏、肾脏、肌肉、心脏、胰腺的损伤标记物明显升高,病情危重。于是,他迅速被转入重症医学科(ICU)抢救。   看到小刘的检查结果,有着丰富重症救治经验的ICU医生宋志判断,这不是普通的中暑,已经发展到热射病的严重程度。   当天晚上复查抽血化验,值班医生再次向小刘家属告知,病情极危急。如果发生急性肾脏不可逆损伤,今后需长期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另外,小刘的脑水肿严重,而高钾和脑水肿随时都有引起心跳骤停的可能。   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抢救,首先迅速降低核心体温,并启动持续血液净化,保护肾功能。此外,要避免凝血功能紊乱、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护士给小刘冰毯、冰帽降温,控制体温在36℃~37℃。医生迅速建立血液净化静脉通路,短短不到1小时,患者就开始了血液净化治疗,同时在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情况下大量补液,其他对症治疗包括药物护肝、碱化尿液护肾、抗凝预防DIC等也都在第一时间开始进行。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各项功能。   当晚6点多,小刘逐渐苏醒,才发现自己躺在了ICU的病房,虽然有些晕,但他天性乐观,也非常配合治疗。三四天后,小刘状态大大改善,十天后,各脏器的功能指标都回归了正常水平,没有留下后遗症。热射病是什么?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病死率高达五成。

提醒:高温天气避免11:00~15:00外出

医院宋志主任提醒,夏季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首先,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11:00~15:00这个时间段外出。其次,如果不能避免高温天气活动,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可以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高温天气里应尽量在室内活动。如条件允许,应开启空调。来源:广州日报

整理:PAN校对:GG

阅读原文

进入新兴通抢特价优惠

喜欢此文请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zd/7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