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看会手机,头条新闻是《安徽男子胸腔手术后出院第二天发现右肾“失踪”》。
刚看到标题的第一感觉是:我的天呐!胸腔手术怎么把肾给摘掉的?
我是负责肝胆胰脾的医生,平日里干活的这个区域,正好楼上是胸腔,楼下是肾脏,从我楼上直接开个口,穿过我这么重要的区域,还把肾拿走了,怎么可能!仙人摘桃吗!
后来看了全文,前面的疑问大概解答了,但生出了更多的愤怒。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这篇漏洞百出但耸人听闻的新闻,无疑是在火上浇油。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想尽我的微薄之力灭灭火,解答一下大家因这篇新闻而产生的疑问和愤怒。
肾脏可以一天之内萎缩吗?
首先,新闻里患者的肾脏不是一天之内萎缩的。手术日期年6月20日,医院做CT看不到肾脏是8月19日,中间间隔两个月。
新闻发出后,医院很快做出回应:
患者手术日期:年6月20日。术后分别于年6月21日(术后第1天)和6月25日(术后第5天)的2次CT复查均显示该患者的右肾存在。
图一年6月21日(术后第1天)CT,右肾如箭头所示。
图二年6月25日(术后第5天)CT,右肾如箭头所示。
而不断强调肾脏在一天之内萎缩的,只是新闻记者。新闻中有这样一句话:“记者追问,他出医院,一天时间内就检查出右肾没了,右肾会在一天之内萎缩不见吗?”以此引出医生“肾脏瞬间萎缩”的貌似荒谬的言论。
肾脏可能因外伤而萎缩吗?
肾脏虽然不能瞬间萎缩,但外伤后一段时间萎缩是很可能的。
其实整篇新闻的医学常识很简单,用一句话就能概括:一个车祸外伤导致的多发伤,集中在身体右侧,右肾血管损伤,导致肾动脉内血栓形成,肾脏萎缩,最后影像学上看不到。
我是肝胆外科,腹部损伤最致命的脏器就是肝胆胰脾,所以我们科经常收治各地送来的多发伤、复合伤的患者,其中很多都伴有肾脏损伤。
我曾经写过的患者九管哥,就有类似的情况。他因车祸造成胰腺伤后,我们发现他右肾动脉损伤完全闭塞,请泌尿外科会诊认为动脉内血栓形成,无法再次开通,但也没有因此行摘除术的必要,任其自然萎缩即可。人体只要有大约25%的正常肾小球工作即可满足代谢需要。
3个多月后,患者右肾果然萎缩了,但这并没有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后续生活。
肾脏能萎缩到CT看不到吗?
新闻里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愤怒:“刘永伟说一个拍CT的医生说,如果右肾还在,哪怕是变得像芝麻粒,我都能给你照出来。”
会有影像科医生说这样的话吗?就连不是影像科的我都知道,CT都有分辨率,现在最好的CT层厚也要1.5mm以上,真的找不到芝麻粒。
遇到这样的问题,医院的医生一问便知,但他却选择听信患者的一面之词,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
而这位患者,新闻中是这么描述的:“他懂一点祖传医术……走进屋子,一间小药房映入眼帘……”我的第一反应是:有没有行医执照?有没有药师执照?如果没有就是非法行医,比莆田系还坑人。
事发后我医院的同行沟通过,得知该患者从外地转来,医院给予8小时手术抢救,总体恢复顺利,但治疗期间患者用医院诈保、医院要钱。
做手术可能丢掉肾脏吗?
我们先不讨论“医生会不会冒着丢掉工作、身败名裂甚至坐牢的风险来偷一个肾”的问题,单从技术角度分析。
首先,肾脏摘除手术的开口位置一般是腰部,从胸部开口摘除肾脏是天方夜谭。
其次,新闻中的患者,能在胸腔内看到肾脏,是因为右肾都被车祸挤到胸腔内了,可见损伤多么严重。那么医生瞒着患者摘除一个坏掉的肾来干什么呢?
记者不是医学生,犯错可以理解吗?
不可以!
不懂医学常识可以去采访医生、专家,但明明知道文章有漏洞,还要发出来博眼球,就是不可原谅的,而且后果很严重,绝不是“罚酒三杯、下不为例”这么简单。
此次徐医附院能翻案的关键证据,就是患者术后6月21日和6月25日为了评估病情变化做的两次CT,发现右肾都在。
那么,以后为了防止类似新闻出现,医院是不是应该规定,所有手术患者术后都拍个CT,检查一下器官是不是都在,证明医生没有多切器官?如果真的这么做了,每个手术患者都要多承担至少一次CT的费用和辐射,这种过度医疗是谁造成的?
所以,类似这种缺乏医学常识却带有明显倾向性的报道,给记者带来的是曝光率、点击率,给医患双方带来的是更大的不信任、对立、防备,而因此出现的过度检查、过度医疗、不做不错多做多错,最后埋单的不仅是患者,更是整个社会。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ading
chunyu.m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