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K线看来,理想汽车的成功,至少有三点。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回望理想汽车过去5年,李想的造车之路也非一帆风顺。
作为理想汽车的前身,“车和家”最早瞄准的是低速电动车领域,但因与当时政策背道而驰,项目夭折,李想果断毙掉SEV。否则,以李想那种做产品的劲儿,可能真没有五菱miniEV什么事儿了。错过纯电动汽车的风口,理想汽车很快找到了新的“捷径”,准确切入增程式解决方案。仿佛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来,增程式被归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在除北京以外的地区,享受新能源汽车全部待遇;二来,增程式汽车这条路径很早就已出现,属于较老的技术,而且成本相比纯电动汽车可控,只是这条技术路径被行业诟病依然是燃油车,只是用来发电,再驱动车辆。因被大众汽车集团高层嘲讽技术落后,并不省油,李想甚至直接在发布会上“骂回去”。所以,在汽车K线看来,理想汽车明面上高举新能源汽车的旗帜,但暗地里准确杀入传统中大型燃油SUV市场。如果不是打着新能源的旗号,理想汽车可能根本没法在市场上立足。最终,以技术、品质著称的大众,被以“用户需求”为圣旨的理想毁掉了“三观”。的确,一款理想ONE,更让无数外资品牌中型及中大型SUV“尽折腰”——平均售价超过35万元的理想ONE,单车月销破万成为常态,给汉兰达、途昂、GLE、X5等这些德日巨头造成巨大压力,但这却给中国汽车高端化,提供了经验和助力。年,理想0NE销量3.26万辆,年则达到9.05万辆,年上半年累计销量已经突破6万辆,随着万以内最好的L9加入,其表现有望进一步推高。而李想在L9发布会上,也更加直接地引导消费者去对比奔驰GLS、宝马X7和库里南这样的传统燃油豪华SUV,但所有的前提都建立在,L9是一辆增程式的新能源汽车。
田忌赛马
有媒体曾在聊天中表示,李想太聪明了,也太“鸡贼”。不可否认的是,理想汽车的底蕴太薄,甚至就是一张白纸,尤其是传统核心技术领域无法与传统车企相比。可即便比不过,但人贵有自知之明,作为所有造车新势力中最懂车的创始人,李想恐怕早就想明白,如何出奇制胜。既然看不到、难以直接感知的硬核技术层面,驷马难追,那么在比较容易让现代消费者接触体验的智能化领域和看得到的配置上,理想汽车就可以大费周章,扬长避短。事实证明,一番操作下来,看上去效果非常好,而这种田忌赛马的策略,也被证明非常成功。不论是理想ONE,还是新车理想L9,做了那么久论坛、汽车之家的李想团队,在产品定义、产品思维和配置堆砌上,早就在合资车企和外资豪华品牌入华几十年里耳濡目染,现在自己使出来可谓驾轻就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哪怕是理想汽车的三缸机被车主和业界吐槽,在高速像一条虫,甚至产品初期还出现过断轴,但由于车辆空间够大,配置足够多,智能化车机比较领先,加上李想和其团队对产品亮点的引导解析,往往就容易让消费者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