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最前沿重磅发布2017急性胰腺炎领

导读

年匆匆而过,本年度急性胰腺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向成果丰富多彩。小编回顾了年度的热点研究,临床方面包括液体复苏、营养治疗、镇痛、引流等,基础方面包括自噬炎症、新型用药、成像手段、热点分子等。

AP研究热点,你我共同见证!

临床研究的进展

01

积极液体复苏对轻症急性胰腺炎是更有利的

年五月,Buxbaum等在《American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关于轻症急性胰腺炎复苏速度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研究人员将60例4h内确诊的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复苏组(乳酸林格液,初始10ml/kg,随后1.5ml/kg/h)与积极复苏组(如乳酸林格液,初始20ml/kg,随后3ml/kg/h),按照相应方案进行液体复苏,每12h评估一次,两组中只要有患者出现红细胞压积、尿素氮、肌酐水平上升则立即转为20ml/kg,随后再3ml/kg/h;如果化验指标改善、上腹痛减轻,则水化改为1.5ml/kg/h并启动清流质饮食。

结果,在第36h时,积极复苏组在临床指标改善方面较标准复苏组更好,复苏良好的患者所占各组比例:70vs.42%(P=0.03),且SIRS风险及SIRS发生率更低(7.4vs.21.1%;adjustedoddsratio(OR)=0.12,0.02–0.94)。

研究认为:这项研究提示了积极的液体复苏应该被用来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

02

支持使用硬膜外镇痛来干预治疗急性胰腺炎

年11月,JabaudonM等人在《criticalcaremedicine》中发表了一项关于胸段硬膜外镇痛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的一项多中性倾向性研究。

研究旨在评估硬膜外镇痛对ICU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率的影响,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队列研究,观察对象为年6月至年3月期间法国和比利时的17个ICU中所有患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分为胸部硬膜外镇痛与无硬膜外镇痛的标准护理两种方式。

结果显示,共名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人于30天内死亡。46例患者使用硬膜外镇痛,与未调整分析的死亡率相比有所降低(4%vs22%;P=0.)。在调整了与死亡率相关的基线变量之后,硬膜外镇痛仍然是患者30天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校正比值比=0.10;95%CI:0.02~0.49;p=0.)。使用倾向评分分析,接受硬膜外镇痛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0天死亡率的风险明显低于未接受硬膜外镇痛的患者(2%vs17%;p=0.01)。

研究认为:在危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接受硬膜外镇痛的患者在30天时的死亡率低于没有接受硬膜外镇痛的患者。这些研究结果支持正在进行的使用硬膜外镇痛作为干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

03

微创坏死切除术和内镜坏死切除术能改善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

年8月,SandravanBrunschot等在《Gut》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微创、内镜清除术和开放性坏死组织清除术之间比较的研究。

与开放性坏死切除术相比,微创坏死切除术和内镜坏死切除术,可能会改善坏死性胰腺炎的预后,特别是重症病人。但是大型比较研究的证据是缺乏的。

研究将来自15个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患者数据(51个医院;8个国家)的原始和新收集的数据,合并用于坏死性胰腺炎的胰腺坏死切除术,比较开放性坏死切除术与微创手术或内镜下坏死切除术的死亡率。根据临床严重程度,研究进行了两种分析:逻辑多变量回归分析和根据基线死亡风险预测的分层倾向评分(低:5%;中等:≥5%至15%;高:≥15%至35%;非常高:≥35%)。

结果显示,名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例行开放性坏死切除术,例行微创手术(n=)或内镜下(n=)坏死性切除术。微创手术坏死切除术(OR,0.53;95%CI0.34?0.84;P=0.)和内镜下坏死切除术(OR,0.20;95%CI0.06?0.63;p=0.)的死亡风险较低。在倾向评分与风险分层相匹配后,极高风险组中,微创手术坏死切除术与开放性坏死切除术相比,死亡风险较低(42/vs59/;riskratio,0.70;95%CI0.52to0.95;p=0.02);在高风险组(3/40vs12/40;riskratio,0.27;95%?CI0.08to0.88;p=0.03)和极高风险组12/57vs28/57;riskratio,0.43;95%?CI0.24to0.77;p=0.)中,内镜下坏死切除术与开放性坏死切除术相比,死亡风险更低。

研究认为:在坏死性胰腺炎的高危患者中,微创手术和内镜下坏死切除术与开放性坏死切除术相比,死亡率更低。

04

微创手术在急性胰腺炎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并不如在单个器官功障碍患者中显著,但仍应在1个月内展开手术

年7月,?ileikisA等人在《Videosurgeryandotherminiinvasivetechniques》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微创手术治疗是否适用于伴随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这个问题的研究。

微创治疗,可以在不实施开放手术的情况下治愈一些患者,或者至少延迟手术超过一个月。

研究旨在根据器官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确定重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

研究对年至年VilniusUniversityHospitalSantarosKlinikos(VULSK)收治的所有严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功能障碍器官系统的数量(单个或多个)和是否使用微创逐阶梯法,将患者分成若干组。

研究显示,单个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开放手术前延迟了35天(没使用逐阶梯法)和36天(使用逐阶梯法),而具两个或更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这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大多同样推迟28天。单个器官功能障碍并且使用逐阶梯法的患者死亡率为0%,而没有使用逐阶梯法的患者死亡率为41.7%。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组中,接受逐阶梯法治疗的患者的死亡率为64.3%,未接受组死亡率为70.7%。

研究认为: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死亡率的主要因素,逐阶梯治疗法能提高单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患者的存活率,但在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中并不如此有效。手术治疗应尽可能以微创手术开始,在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手术不应该拖延一个月以上

05

胃泌酸调节素可能是胰腺外分泌疾病相关糖尿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年1月,PendharkarSA等人在《Clinicalandtranslational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一篇关于肠-脑轴在急性胰腺炎后调节血糖的机制的研究。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流行病,新的有效治疗的需求正在增加。大量的临床前证据表明,肠-脑轴可能被用作葡萄糖稳态缺陷的潜在治疗靶点。本临床研究旨在研究急性胰腺炎后由肠和脑释放葡萄糖调节肽组。

研究







































刘云涛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zz/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