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是:鲁正
鲁正:蚌医一附院普外科主任,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卫生厅第5周期青年领军人才,蚌医一附院首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年获得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奖学金赴日本国立癌中心中央病院学习一年。担任安徽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肿瘤规范化治疗委员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外科学会委员等。从事肝胆胰外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对复杂肝脏手术积累了丰富经验,率先在我省开展肝后隧道绕肝提拉法巨大肝脏肿瘤切除术;先后完成腹腔镜肝脏切除术,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和胆肠吻合术,在皖北地区完成首例腹腔镜下脾脏切除术,擅长处理复杂的胆道外科疾患,完成了我院首例肝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联合门静脉节段切除吻合术,目前主攻胰腺癌外科综合治疗,发表科学论文30篇,主持开展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研究课题1项,蚌埠医学院科研课题2项,曾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在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有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胰腺。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它是人体中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是一个有内、外分泌功能的腺体,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生命息息相关。
胰腺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横过第1、2腰椎前方,居网膜囊后面形成胃床的大部分。除胰尾外均属腹膜外位,因此胰腺病变的表现往往比较深而隐蔽。其右侧端较低,被十二指肠环绕,左侧端较高,靠近脾门。
通常将胰腺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其间并无明显的界限
胰腺的生理功能
胰腺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分泌食物消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消化酶;胰腺又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参与调节体内能量的消耗与储备,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胰腺的腺泡上皮专司外分泌,而胰岛细胞却具有内分泌功能。
胰腺的外分泌为胰液,是一种透明的等渗液体,每日分泌量约-ml。其主要成份为各种消化酶、水和碳酸氢盐。生理状态下,胰酶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储,当胰酶原释放到十二指肠腔内是被肠激酶激活,参与消化过程。
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结构,胰岛中有分泌胰岛素(人体内唯一可降低血糖的物质)的B细胞,其所占数量最多;A细胞产生胰高血糖素;D细胞产生生长抑素;而PP细胞产生胰多肽。
胰腺癌是怎样的一种疾病?
胰腺癌是一种原发于胰腺的恶性肿瘤,40岁以上好发,男性比女性多见。目前胰腺癌居常见癌症死因的第4位,居消化道癌症死因的第2位。随着医学的进步,现在有许多癌症的预后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像胃癌、大肠癌,包括肝癌,但是胰腺癌的预后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变,所以现在有“癌中之王”之称。它临床表现隐匿、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确诊后的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1-3%以下,胰腺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8.5%,中位生存时间为17.1个月。胰腺癌根据肿瘤所在部位不同,可分为胰头癌和胰体尾癌。胰头癌约占胰腺癌的70-80%。
为什么胰腺癌预后差,原因是什么?
早期诊断困难是胰腺癌治疗的瓶颈,现在仍然没有好的手段和方法。当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或者典型的梗阻性黄疸等症状时,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有明显的占位病灶,胰腺癌的诊断并不困难,但这时的胰腺癌往往已是中晚期,大多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手术机会。
胰腺癌有哪些临床症状?
上腹部不适及隐痛是胰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但是症状轻微而被忽视。
食欲减退和消瘦也是胰腺癌的常见表现,肿瘤常使胰液及胆汁排泄受阻,因此影响病人食欲,且有消化吸收不良,致体重明显减轻。
梗阻性黄疸是胰头癌的突出表现。肿瘤部位若靠近壶腹周围,黄疸可较早出现。黄疸常呈持续且进行性加深。大便色泽变淡,甚至呈陶土色。皮肤黄染,有皮肤瘙痒症。这种瘙痒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而且药物不能缓解。
胰头癌除致梗阻性黄疸外,亦常致胆囊肿大,可在右上腹清楚扪及。梗阻性黄疸伴胆囊肿大常提示壶腹周围肿瘤的可能。
晚期胰腺癌者可出现上腹固定的肿块,腹水征阳性。进一步可有恶病质及肝、肺或骨骼转移等表现。
胰腺癌如何诊断临床症状,凡有上述胰腺疾病症状的患者,医院就诊,最好到有医院就诊。
血清生化检查,可以发现肝功能异常变化,
肿瘤标志物检查,最有代表性的标志物是糖类抗原CA,但它的特异性不高,许多疾病都可以增高,如胰腺炎、肝硬化、糖尿病、胃肠道肿瘤。它的敏感性也不高,阳性率大概也只有65%左右。因此,单凭CA升高是不足以诊断胰腺癌的。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诊断技术是胰腺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腹部超声、内镜超声、CT、磁共振、PET-CT等。在这些检查中,CT胰腺动态薄层增强扫描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它对胰腺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和术前肿瘤可切除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PET-CT在鉴别肿瘤术后复发的情况优于CT。
胰腺癌有哪些治疗方法?
(一)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相当多的病人就诊时属中晚期而无法作根治性切除。胰头癌的手术切除率在15%左右,胰体尾部癌的切除率更低,在5%以下。根据病情的不同胰腺癌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很多种,患者在就诊以后可以和主诊医生沟通。常用术式有以下几种。
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
2、全胰切除术(TP)
3、胰体尾部切除术(DP)
4、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
(二)姑息性手术
主要是针对晚期胰腺癌和高龄患者,这类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减轻黄疸,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主要的手术方式有胆肠内引流术、胃空肠吻合术、胆道支架植入术等。
(三)放射治疗
主要针对不能手术的晚期胰腺癌和胰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的治疗。胰腺癌放射治疗时胰腺周围如胃、小肠、肝、肾、脊髓等的放射耐受性偏低,给放射治疗带来不利。近年来,随着术中放射治疗及在CT精确定位下作治疗计划的多野体外放疗的开展,放射治疗已成为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四)化学治疗
主要针对不能手术的晚期胰腺癌和胰腺癌术后患者的后续治疗,与其他肿瘤相比,胰腺癌的化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主要原因是由于胰腺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化疗不够敏感,目前主要的化疗药物为吉西他滨,这是胰腺癌化疗的一线药物。
(五)分子靶向治疗
胰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目前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90%以上的胰腺癌RAS基因(以KRAS为主)存在突变和过度活化,胰腺癌的靶向治疗重点应是RAS基因抑制剂的研发。安卓健(Antroquinonol)是全球唯一的RAS基因抑制剂,通过抑制Ras/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活性,加速癌细胞衰老,使癌细胞自噬性死亡。安卓健联合吉西他滨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相比,将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3-6个月以上,该药物有可能成为胰腺癌靶向治疗领域的新突破。
电话提问如何预防胰腺癌?
提高胰腺癌的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对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对40岁以上正常人群普查可以早期发现胰腺癌。普查手段可依靠血清CA19-9,对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更应定期查CA19-9和B超。
作为医生对胰腺癌也应有足够的警惕,但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病人既没有特异的症状,也没有特异的体征,全凭医生的高度警惕。病人所能提供的只有上腹胀痛,有时胀感超过了痛觉,其他只有消化不良、体重减轻,以及“突发性的糖尿病”等。这些无特异性的症状,临床医师若找不到其他疾病能解释以上这些症状时,进而经过对症治疗,以上这些症状未能改善改善后又恶化时,临床医师就应高度怀疑。
普及防癌知识,进行定期的例行体格检查外,开展二级预防。
胰腺癌的发生率增高与吸烟、饮食中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营养有密切关系。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胰腺癌发生应做到:
(1)戒酒:减少饮酒,尤其少饮和不饮高酒精含量饮料可避免发生胰腺炎,也可能会避免或减少发生胰腺癌的可能性。
(2)戒烟:尤其要教育青少年不吸烟。每天吸烟量和烟龄长短与胰腺癌发生成正相关,从少年时期即开始吸烟者更易患胰腺癌。
(3)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
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预防胰腺癌的发生,水果或橘汁(含维生素C)能显著减少胰腺癌发生率,也有研究表明增加钙的摄入则可减少发生胰腺癌的几率,尤其是对65岁以上的男性作用更明显。此外,大量增加饮食中糖类的比重所致的高热卡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成正相关,而长期进高纤维素饮食则与胰腺癌的发生成负相关。
另外,要减少咖啡的消耗量,尤其要避免饮用去咖啡因咖啡。
减少环境致病因素:良好的环境因素对预防胰腺癌具有重要作用。应减少或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应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尤其是流行性病毒感染。避免长期接触与胰腺癌发生有关的物质,如某些金属、焦炭、煤气、石棉、祛脂剂、β-萘酚胺、联苯胺、甲基胆蒽、N-亚硝基甲胺、乙酰氨基芴和烃化物等,并尽可能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
减少或防止相关性疾病发生:为减少胰腺癌的发生,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
白癜风中医典方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