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小艾(化名)怎么都没想到,才开学没多久,自己竟然去鬼门关走了一回。近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转入普通病房。在此之前,她已在ICU里整整躺了10天。
本以为普通感冒
却转入了ICU
小艾是杭州下沙一所大学的学生。6月中旬,她开始出现发热,咽痛,原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也没有太在意。但用药后,不但发热不退,还最高达40℃,并出现腹痛腹泻、头晕、胸闷等症状,医院就诊。医院供图在迅速排除了小艾患上新冠肺炎的可能后,医院将其收入感染科病房住院治疗。入院检查发现,小艾的肾功能指标高达umol/L(正常45-84umol/L),血小板只有12*10^9/L(正常~*10^9/L),出现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至17.8s(正常11~14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至87.26s(正常25~36s),纤维蛋白原仅有0.73g/L(正常2~4g/L)),全身多处淤青,血压下降需要升压药物治疗,同时肝脏、心脏、胰腺等酶学指标均升高。医院供图病情快速发展,小艾突然进入了休克状态,并面临多脏器功能衰竭。感染科一边积极抗休克治疗,一边组织多学科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全面评估后认为,患者病情危重,首先考虑病毒感染,需转入ICU治疗。48小时明确诊断
揪出致病元凶
发病才短短几天时间,一个健康的花季少女竟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ICU值班医生敏锐地察觉到,小艾的病很可能是特殊的病毒感染。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临床察觉力,加上“高热”“血小板降低”“肾脏损害”“低血压休克”这些关键词,医生将它与“肾综合征出血热”联系了起来,于是马上了完善该疾病的血清学与病原学检查。医院供图进入ICU42小时,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定结果明确汉坦病毒感染,后续的检测肾综合症出血热IgG与IgM均阳性。据了解,汉坦病毒是一类可以由啮齿类动物传染给人的病毒,可以引起两种严重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分别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心肺综合征。而我们常听说的流行性出血热,国际上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它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虽然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血液和尿液中携带病毒,但一般不会人传人。”张志荣说。
医院供图明确病因后,ICU团队在继续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抗炎等治疗。经过8天治疗后,小艾的肾功能、血小板恢复到了正常,肝脏、心脏、胰腺的损伤指标逐步好转,一切数据显示,小艾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了。在ICU待了10天后,小艾回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医生说预计再过一段时间,小艾就能出院了。如何应对汉坦病毒?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是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医生建议,针对汉坦病毒,普通人在日常防护方面,可以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加强预防:1
从传播源上杜绝病毒
日常注意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做好家居清洁工作,同时使用有盖子的垃圾桶,避免让老鼠进入室内。2
杜绝接触、呼吸道传播
平时应当注意勤洗手,同时在清理老鼠排泄物时,应注意戴手套和戴口罩,这样可以防止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3
杜绝消化道传播
饮食卫生工作要做好,喝的水要煮沸,剩饭剩菜应当用保鲜膜扣好,此外,碗柜、橱柜要做好定期的清洗消毒。推荐阅读肾病最危险的其实不是尿毒症,这个并发症更值得重视!
鼠疫科普漫画,好看又好记!
被动物咬伤了,一定要打狂犬疫苗吗?
更多医学知识,都在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