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ICU)使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技术对一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DPMAS技术,提高了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的救治成功率,在医院肝衰竭救治方面增加了一个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也是我院血液净化治疗技术方面的一个新突破。
该男性患者30岁,因“上腹部疼痛1天”入住我院普外科,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积极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
但患者入院后出现急性肾损伤、急性肝损伤、急性心肌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代谢性脑病、高脂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症状,遂立即转入ICU。
入ICU时患者脏功能损伤明显,呈高脂血症,血液浓缩明显。ICU立即予以急性胰腺炎治疗,同时立即进行CRRT(持续肾替代治疗),采取血液滤过+血液灌流,但患者肝酶及胆红素进行性升高,病人皮肤一天比一天变黄,总胆红素最高升至.75ummol/L,AST达.9ummol/L,肌酐亦在升高,尿量减少。
此时,患者已出现急性肝衰竭,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代谢和屏障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患者体内胆红素、内毒素、细胞因子等毒性物质明显增加,这些毒性物又通过各种途径继续加重肝细胞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临床上的常规保肝、去黄治疗对重症患者往往见效缓慢,病死率极高。为阻止这个恶性循环,扼制肝衰竭,必须调整血液净化方案。
在患者肝功恶化后,ICU果断采取联合血浆置换+DPMAS+血液滤过的组合式人工肝治疗方案。时值周末,血浆置换治疗所需大量血浆以及DPMAS所需血浆分离器、胆红素吸附柱、灌流器等材料都需要协调。医学装备部和输血科接到要求后,在最短时间内备齐材料,ICU医护人员通力协作,为患者进行了人工肝技术治疗,经治疗后患者胆红素水平下降了一半。
采用该方案持续治疗三天后,继续CRRT治疗,患者的肝功能逐渐恢复。
我国是肝病高发的国家,每年都有数以十万计的患者因肝衰竭而失去生命,而该患者人群多数处于青壮年阶段,是家庭、社会的主力军。尽早进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配合积极的内科治疗,直接清除体内各种毒素,胆红素吸附器特异性吸附胆红素、胆汁酸,组合式血液净化可迅速清除胆红素、胆汁酸及炎症介质等有害物质,可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挽救患者生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组合式人医院在肝衰竭救治方面增加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也使危重症诊疗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信息:重症医学科
编辑:院务部
欢迎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