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莫名腹痛两个多月,误以为是胃不好,入

5厘米!当医生把一根比绣花针还长的鱼刺拿到陈先生(化名)面前时,他惊呆了,怎么也不敢相信,“折磨”了他老婆两个多月的竟然是根鱼刺。看着这根鱼刺,医院胃肠胰外科邵钦树教授、胡俊峰副主任医师也觉得不可思议,临床上腹腔镜下取异物(包括鱼刺)再常见不过了,但这么长的鱼刺,且卡在胰腺上的,他们也是第一次碰到。

肚子疼了一整晚,误以为是急性胃炎

窗外寒气逼人,躺在病床上的曾女士(化名)睡得很香。聊起她的就诊过程,一旁的丈夫陈先生仍心有余悸。

一个多星期前,曾女士因持续腹痛急诊入院。虽然,她已经痛了一整个晚上,但他们都以为只是普通的急性胃炎发作,不会严重到需要手术要的地步。然后,检查结果却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曾女士患的不是急性胃炎,而是有个异物卡在了她的胰腺和胃之间,需要立即手术,否则,一旦穿孔,可引发重症感染,有感染性休克的风险。

患者看上去瘦瘦小小的,症状比较严重,整个人有气无力,脸色苍白,临床称之为‘痛苦貌’。

胡俊峰医师说,急诊室首诊医生根据她腹痛、肌紧、反跳等体征,认为她患者的不是急性胃炎,建议先做个CT。结果,在曾女士的胰腺和胃肠之间,他们发现了一个细细长长的异物——有点像针,也有点像鱼刺。

有没有被鱼刺卡牢过?医生随口一问,曾女士这才回想起,两个多月前不小心吞下一根鱼刺的经历。那天,曾女士一家人去饭店吃饭,曾女士喜欢吃鱼,丈夫就点了几条江鱼。一家人说说笑笑,心情舒畅。“哎呀!”突然曾女士感到喉部疼痛,禁不住叫了起来。估计是被鱼刺卡住,“快,吞点米饭,吞点米饭。”一旁的丈夫立即让服务员打来了一碗饭。吞了几口饭之后,曾女士觉得喉咙疼痛感明显缓解,她估摸着鱼刺应该吞下去了,也就没放心上。

在曾女士的印象中,当天晚上她有过一次肚子痛(上腹部疼痛),但因为有胃病史,她误以为是“老胃病”发作,就吃了些胃痛,而吃过药后,她的症状也确实缓解了。此后,一出现相似的症状,她就吃胃药。直到一个多星期前,药不管用了,她才在丈夫的医院。

在食物的“助推下”

鱼刺经过食道,刺穿了胃壁

确诊是异物后,当天晚上邵钦树教授、胡俊峰副主任医师及姚海波博士等就给曾女士做了腹腔镜微创手术。

术中,邵教授在曾女士的胰腺部位看到了触目惊心一幕:一根明晃晃如利刃般的鱼刺“插”在她的胰腺上,创口处已滚脓……当他们小心翼翼地取出鱼刺时发现,竟有5厘米长。

还好鱼刺只是卡在胰腺的表面,还没刺破血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胡医师说,“胰液的腐蚀性是非常强的,比胃液的腐蚀性还强,一旦流到腹腔里,那是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的,非常危险。

手术取出的鱼刺

大部分人的鱼刺都是卡在喉咙、食道等上消化道位置,为什么曾女士的卡的这么深?胡医师说,可能和她的鱼刺的形状有关,她的鱼刺是细长形的,没有特别大的弧度,加上她是和其他食物一起吞下去的,所以,鱼刺就直接穿过喉咙、食道到胃了;抵达胃部后,其他的食物慢慢被消化了,鱼刺不仅没有,还刺破了胃壁,插入了位于胃部后面的胰腺上。

胡医师还说,曾女士之前的上腹部疼痛,很可能就与鱼刺有关,而不是她自己认为的急性胃炎。目前,曾女士已康复出院。

误吞鱼刺,别再用“土方法”

上医院是最正确的做法

还有一个多月就是农历新年了,春节前后走亲访友,聚餐是少不了的。中国人喜欢吃鱼,江南人更是无鱼不欢,误吞鱼刺或将进入“高峰”。对此,邵钦树教授想再次再次提醒一下大家:被鱼刺卡住的,真的不要用土方法,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千万不要使用吞饭团、抠喉咙、喝醋等方法,因为这些方法都很不靠谱。

喝醋法并不能软化鱼刺,喝下的醋顺流直下,在伤处仅短暂停留,效果有限,还刺激肠胃;吞饭、咽韭菜的方法更加危险,压力之下,将鱼刺由喉面“推”入气管再至食道,期间不但会造成划伤,还会使鱼刺越刺越深,若不幸刺破血管,非常危险;抠喉催吐可能加重消化道损伤,一旦用力过猛,肌肉收缩,也可能导致异物卡得更紧。

如果鱼刺侥幸顺利被压入胃内,是不是就安全了?一般来说,鱼刺入胃会被胃酸消融,但也有极个别的鱼刺无法被胃酸消化,到了胃肠道依然“作怪”,甚至“窜入”肝脏,卡在肛门处引发脓肿的情况并不罕见。

上医院是最正确的做法。

胡俊峰医师说,医院取鱼刺,费用很便宜,最多几十元,可果采用土方法蛮干,搞不好花费就要十多万,严重的还可能会危及生命。

猜你喜欢:

惊!一女子马拉松跑到骨盆耻骨下支骨折,就因为忽视了这个问题

服用多种降压药,血压还是下不去。那要当心了!可能是你身体这个部位出了问题

痛心!杭州大二男生校内倒地没了心跳。流感高发季,感冒后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了,医生的建议一定要听

大二男生倒地去世让人唏嘘,猝死病人越来越年轻化,杭州两位急救专家痛心呼吁:是时候学会这个技能了

记者葛丹娣通讯员宋黎胜

编辑/制图金晶

长按指纹

一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nzuz.com/yqsszz/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