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朋友圈的计步达人吗
如果是,那恭喜你:
多项国际研究均明确指出
走路在防病、长寿方面功效突出
走路的15个好处
1
走路快有益长寿;
2
降低患肠癌风险;
3
预防胰腺癌;
4
抵抗前列腺癌;
5
提高免疫力;
6
预防心脏病;
7
预防动脉硬化;
8
防治糖尿病;
9
避免脂肪肝;
10
延缓关节、腿力衰老;
11
缓解骨质疏松;
12
改善腰、肩、头部疼痛;
13
远离老年痴呆;
14
调节睡眠,消除压力;
15
预防乳腺癌。
什么时间走路最好?
下午!
1
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等)更易发生于早晨和上午。此时,人体各脏器的运转仍处于较低水平。
如果患有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等),锻炼要考虑心脑血管的安全性问题。因此,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适合在下午进行锻炼。
2
清晨的空气并不新鲜,空气中二氧化碳指数最高,前一天悬浮在空中的尘埃也并未完全消失。而晚上的光线比较差,更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下午锻炼,即使行程稍远,也有恢复的时间,还有利于晚上的睡眠。
3
下午最适合锻炼,尤其是老年人。
除去上面两个时间段以外,那么适合锻炼的时间就只有下午了,比如下午4~5点的时间段就不错,在两顿饭之间。
总的来说,对于健康成年人而言,只要是能够在自己一天的日程里安排出锻炼的时间,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早晨、夜晚,都是被鼓励的。但涉及到慢性病者、老年人,还是要考虑锻炼的安全性。
每天走多少步最好?
步!
都说日行一万步,一个人一天之中,上厕所走几步,上下楼走几步,办公室里走几步,加起来就有步。除去这步后的步才是真正能够改善健康的!而且,这步最好一口气走完。
人的心脏一天通过跳动要往外打10万次血,血出去后还得回到心脏,谁在起作用?全身的块肌肉。只要肌肉运动,就会把血挤回心脏,每走一步就相当于把脚上的血挤回心脏。
去哪里走路最好?
草地、土地最好!
不是每条路都适合走路,理想场所应该是草地、土地,而应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实现这个较困难,但有土路的地方就不要走柏油路。因为地面会给你一个反作用力,会构成一些危害。
比如中长跑运动员最容易犯的问题是胫骨骨膜炎,这是无菌性炎症,在硬地上走,就容易引发这种疾病。在人行便道上走也没问题,但最好远离机动车废气。
走路最佳速度是多少?
每秒走两步!
健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以每分钟~步(约每小时5.5~6公里)的速度为宜,大概每秒走两步。每次在健走之前应先用慢步走(每分钟约70~90步,相当于每小时3~4公里)来热身;
走完步之后,可以用中速走(每分钟90~步,相当于每小时4-5公里)作为锻炼后的整理运动。
走路穿什么鞋子?
合脚、轻便、防滑运动鞋
走路需要选双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适合健走活动的运动鞋,要合脚(不压脚背、不挤脚尖),鞋底与地面接触面大,轻便(材质透气和柔软,走起来较轻盈),避震(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2~1.5倍),防滑和稳定性要好。
出现腿疼还走不走路?
一般需减少运动量!
很多人走路时,会有膝关节突然发软的经历,同时膝关节会疼痛。这些症状是由髌骨关节紊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建议及早就医、诊断治疗,同时要注意减少运动量,避免爬山爬楼梯,并且注意保暖。
如果走路时小腿肌肉疼痛,停下来歇会儿又缓解了,或是经常觉得腿脚发凉,尤其是冬春季节或夜里比较严重,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周围血管病,以动脉硬化闭塞症居多。建议尽早到血管外科检查,别硬撑着锻炼。
(来源:搜狐健康、百度百科)
多走路既环保又健康
趁着周末
快约小伙伴出来一起散步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