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上,中医院院长、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郝捷院士发布了“我国最新癌症现状和趋势”。
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报告显示,不论城市还是农村,肿瘤都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合并统计后,我国目前肿瘤发病居前10位的癌症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癌、白血病(血癌)、淋巴癌。
那么,这10大高发癌症
应该怎么预防?
有哪些注意事项?
1肺癌——防“五气”
预警信号:不明原因的刺激性干咳等。
胸外科专家介绍,“肺癌是一个被‘气’出来的病”,想预防肺癌,重点要防“五气”,做好一个检测!
1.烟草烟气污染:吸烟已经是全球公认的肺癌高发因素,防肺远离一手烟、二手烟和三手烟;
2.室外大气污染:室外空气质量不好时,大家外出最好佩戴口罩;
3.厨房油烟污染:很多人都不知道,烹饪过程中燃烧产生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也是肺癌高发的“元凶”,所以烹饪时应全过程打开抽烟机,并保持室内通风;
4.装修材料污染:房屋装修完产生的氡、苯和甲醛等有害气体都是肺癌高发的因素;
5.常常爱生闷气:有种性格叫作“癌症性格”,这样的人性格内向孤僻、不擅于与人交流,常常爱生闷气,也容易患上肺癌;
6.定期体检:特别是以下四类肺癌的高危人群,每年都要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①长期吸烟,每天两包,吸烟史20年以上;
②年龄大于55岁,有肿瘤家族史;
③有职业暴露史,接触放射线,或者在粉尘环境里工作;
④有肺部的基础性疾病。每年的CT片子要保存好,定期观察,给自己的肺留一张“底版”。
2
胃癌——忌重口、饱食
预警信号:胃部不适、烧心、胸痛等。
消化专家介绍,胃癌主要是“吃出来”的,尤其是长期“重口味”对胃部伤害很大。
1.少吃腌制食物、忌饱食:少吃加工肉制品(如腌肉)和腌制类食品(如酸菜)等都含较多食盐。
长期饮食过量会使肠、胃等消化系统时时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造成其功能失调,可能生病得癌。
2.胃癌筛查:国际卫生组织认为,幽门螺杆菌是Ⅰ类致癌原,会让胃病久治不愈,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降低39%的胃癌风险。
胃癌的筛查推荐进行幽门螺杆菌和胃蛋白酶原的联合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决定是否进行胃镜检查。
3、控制体重也可防癌:肥胖或体重超标的人在用餐后,胃食道压力较常人高出一倍,食道括约肌松弛次数也较多,容易出现胃酸倒流。
3
肝癌——做到三不吃
预警信号:消化不良、呕吐、腹胀、腹泻等。
1.不吃发霉食物——黄曲霉素
发霉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为致肝癌物质,尤其是黄豆、花生、红薯、甘蔗等,切不可再食用。
2.不吃或少吃腌菜——亚硝胺
酸菜、咸菜、咸鱼等腌菜中含有较多量的亚硝胺,实验证明与肝癌的发生有关,最好不吃或少吃。
3.不饮酒或少饮酒——酒精肝
“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癌三部曲。长期饮酒易引起酒精性肝炎,导致酒精性肝硬化,最终引发肝癌。
4
食管癌—别“趁热吃”
预警信号:吞咽不顺/不适、食管有异物感、胸骨后疼痛等。
由于食管对温度不敏感,一些饮食习惯,比如“趁热吃”容易导致食管癌。
过高的温度易损伤食道黏膜,如果长期反复刺激,就会引起食管粘膜的慢性创伤和炎症,最终就有可能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此外,抽烟、喝酒、进食速度过快、喜欢吃干硬粗糙的食物,都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5
结直肠癌—做好“一减两加”
预警信号:长期便秘、腹泻,大便有血或呈深色、黑色等。
一减:减少摄入“双高”食物
两加:增加蔬果粗粮和运动
现代人吃肉太多,吃菜太少,这样容易出现便秘和膳食不平衡。长期便秘,会迫使肠道反复吸收有害物质,诱发肠癌。
建议大家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肉和吃菜的比例最好在1∶5至1∶4之间,并且每天吃50至克杂粮。
6
胰腺癌
预警信号:皮肤发黄、消瘦、腹痛等。
医生提醒: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诱发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1.不良生活习惯:
?老烟枪
?习惯性暴饮暴食,偏爱大鱼大肉
?经常过量饮酒
2、胰腺、胆囊疾病患者
?慢性胰腺炎患者
这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之一。尤其是慢性胰腺钙化患者需要注意。
?胆囊疾病患者
胰腺受到反复炎症刺激,容易诱发癌变。
7
乳腺癌—记住“三个一”
预警信号:乳房肿块、局部皮肤改变、乳头改变/溢液等。
乳腺外科专家介绍,预防记住“3个1”:
1年1次专科检查:医院由专科医生,根据身体情况进行超声或是X线检查,有条件者还可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1月1次自我检查:每个月都要对乳房进行自我检查,最好固定在月经后3~7天,如果自查时摸到乳房内有孤立、无痛,很硬的肿块,医院排查是否患有乳腺癌。
1天1次乳房清洁:每天临睡前最好对乳房进行清洁和按摩保养,避免使用含有激素的丰胸产品。
8
脑癌——远离电子辐射
预警信号:长期头痛、视力、视野和眼底的改变。
很多人都将脑癌和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联系起来,那么手机和脑癌的密切程度到底有多大呢?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年的报告,对于手机与胶质瘤风险的关系,只是表述了它们之间的可能关联。从无线手机中释放的EF-EMF,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
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手机辐射会直接导致脑癌的证据,但是,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和脑癌的增长趋势有一定的重合。所以,建议不要长时间离大脑太近使用手机,可以使用免提、耳机替代通话。
9
白血病
预警信号:牙龈出血、鼻出血或皮肤瘀斑瘀点。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俗称“血癌”。致癌因素包括过多接触有机溶剂染料,最常见的就是染发剂、烫发剂,或者新装修房屋内残留的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尤其是苯及其衍生物,这些化学药物可以诱发突变,导致细胞恶性增殖,发展为白血病。苯及其衍生物常存在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中,如塑料等白色垃圾,此外在油漆、涂料、粘合剂等也含有苯的衍生物,应尽量少接触上述物质。
10
淋巴癌
预警信号:淋巴结肿块。
任何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原因都是淋巴瘤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长期过度疲劳、熬夜、精神生活压力过大,都可以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另外,接触射线和化学污染物也会影响免疫系统,而可能诱发淋巴瘤。
若淋巴结肿大时间较短,摸起来比较柔软,自觉疼痛或压痛,一般属于良性;若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不消,坚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无疼痛或压痛,且逐渐增大,则要警惕肿瘤的可能。
其实,从早期的单个癌症细胞到晚期癌症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两天或一两个月的事,通常都是以年计的。
所以,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癌症很重要。特别是上了40岁的朋友都更应注意,针对肺、大肠、胃、肝、食管、乳房和淋巴等器官进行体检。
防癌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要全家动员、全家长寿,快让家人朋友一起预防起来!
购买一份即可获得2个体检名额!男女通用,全国城可用!限时折扣价:元(原价:元)。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
关心家人健康,记得将本文转发给TA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水滴集市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