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很多肿瘤患者管不住自己,容易忘记平时对自己的约束,熬夜、暴饮暴食、甚至“停药”,睡眠规律、饮食规律一旦被打乱,便秘、腹泻、神经性厌食、焦虑等节后综合征症状接踵而至……天津中医院肿瘤科李小江主任结合肿瘤患者情况,提出了一些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建议,让患者在节后“满血复活”。
一、肿瘤患者警惕节后综合征之急性胃肠炎
肿瘤患者“节后综合征”以急性胃肠炎等吃出来的疾病居多。春节期间,很多肿瘤患者抱着“好不容易过个节”、“过嘴瘾”等想法,进食了过多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等高脂肪、高蛋白、油腻或不洁的食物,以及过量饮酒等等,放纵了口腹之欲的同时,也加重了胃肠道负担,感觉胃肠似乎“堵住了”、“吃滞了”,没有食欲,到了饭点也不饿,甚至出现恶心、腹胀、腹泻、发热、频繁排气等不适的症状。这些症状如果比较轻微,在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作息后,可以得到逐渐缓解。有些症状比较重的患者,如反复的呕吐、腹泻,可能会一定程度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此外,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再加上过度聚会,饭店的空调房内空气不流通,一冷一热,很容易使胃肠受凉,引起胃肠疾病。由于假期“大吃大喝”,假期后很容易出现厌食等症状。中医根据病因和体质的差别,又将胃肠炎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不同类型,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要给胃肠道减负就应该不吃东西,其实保证一定的进食量才能有效的保证肠道粘膜屏障的恢复。这段时间最好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以淀粉为主又含有较多蛋白质和维生素B的食物,像清粥、瘦火腿等都很不错,让肠道得到充分休息,喝点酸奶或者益生菌饮料也可以帮助消化。此外,可以多吃新鲜果蔬,减少“浓油赤酱”、“香浓肥美”的红烧、油炸等“味厚”的肉食。在蔬菜的选择上,也可以有所侧重,并不是只有韭菜、芹菜这种咀嚼起来很费劲的蔬菜才含有纤维素,比较适合烹调、口感好的菠菜、豆芽、白菜等蔬菜,还有海带、竹笋、茭白、木耳这种“隐形”蔬菜,都含有有益的膳食纤维。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通便排毒明星食物——“魔芋”,学名“蒟蒻”,其含有淀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中国古书药典就曾记载魔芋具有“去肠砂”的作用。每天多饮用热茶、活性水或纯净水,促进新陈代谢。可以吃养胃、促消化的食物,如苹果、山楂、山药、糙米等,避免辛辣刺激、浓茶、咖啡等。适当控制零食,以便缓解身体疲劳感。如假期摄入过多煎炸食品,可适当喝点凉茶,若假期吃了过多冷冻食品,可喝点姜汤,调节胃肠平衡。
适当运动
摆脱假期懒散的生活习惯,散步是很好的运动方式,慢跑、游泳、瑜伽、体操等都是减轻体重、恢复元气不错的选择,以缓解节假日带来的作息紊乱。
规律作息
合理安排起居,恢复规律作息,正常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每天保证6~8个小时的睡眠,保证充足睡眠。
药物辅助
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通过调整生活规律是可以缓解的,不必一定要求助药物,如胀气、消化不良可以吃一些促消化的药物,恶心、腹泻严重可以吃点黄连素。此外还可以寻求针灸按摩的帮助,平时用手顺时针揉摸腹部,也可选取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等穴位进行针刺及艾灸等治疗,可以起到缓解胃痛、腹痛、腹泻的疗效。
预防:
保持食物、容器、冰箱等清洁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菜等最好不要隔夜食用,合理饮食,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豆腐、牛奶、猪肉、牛肉、鱼、蛋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等。适当锻炼,加强保暖。补充睡眠,把生物钟调整过来,同时节后应尽量减少上网、看电视和饮酒的频率,合理安排起居,生活规律化,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心情舒畅和规律的饮食习惯。
注意事项:
如果急性肠胃炎情况严重,医院就诊。
二、肿瘤患者警惕节后综合征之急性胰腺炎
饮酒欢宴,这是庆祝佳节的传统习惯。这时要注意饮食的适度,切忌暴饮暴食。暴饮暴食特别容易引起胰腺炎、胆囊炎之类疾病的发作。饮食的不科学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在短暂的节日过后,出现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身体免疫力下降、消化功能下降等问题。医院门急诊在过节期间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病人比平时高出三至四倍,由此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病人比平时高出三倍以上。春节期间的无规律饮食,以及节日里逐渐养成的暴饮暴食的习惯,会引起胰腺炎,甚至导致死亡,另外暴饮暴食也是急性胃肠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发作的一个关键导火索。
急性胰腺炎多数为突然发病,患者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腹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发热等腹膜炎症状,部分病人可出现呕血和便血,有胆道梗阻者可出现黄疸,重症病人可出现四肢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并发症和死亡率都很高。如突然发生中上腹部剧烈疼痛,要考虑有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中西结合治疗
急性胰腺炎是以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腹症,发病与饮食、情志、蛔虫、六淫等致病最为密切,以上因素都可致肝郁气滞、湿热蕴结,中焦宣泄不和,腑气升降失常而发为本病。中医治疗以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里攻下、安蛔止痛为大法,一般常用药物有柴胡、黄芩、胡黄连、厚朴、枳壳、木香、生大黄等。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急暴,变化快,故一般宜采用手术疗法。因胰腺一旦坏死,任何药物治疗措施均无法阻止其发展,唯一的方法是清除坏死组织或部分胰腺组织。
如何预防?
任何最佳治疗都不及积极的预防措施。预防的主要环节就在于注意饮食,控制、把握自己,避免过量饮酒,尤其不要酗酒及暴饮暴食,特别是有胆道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饮食清淡,严格戒酒。以下因素尤其需要注意:
1.过量饮酒:酒精能直接损伤胰腺,刺激胰液分泌,容易造成胰管内压力增高,细小胰管破裂,胰液进入胰泡周围组织。胰液蛋白原被胶原酶激活成胰蛋白酶,后者又激活磷脂酶A等对胰液进行“自我消化”而发生胰腺炎。
2.暴饮暴食:多见于男性青年,由于短时间内大量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导致胰液、胆汁分泌增加而引流不畅,引起急性胰腺炎。
3.油腻食物:多见于胆道阻塞疾病患者(胆石症,蛔虫等),进油腻食物时,胆汁分泌增加经“共同通道”反流胰管,损伤胰腺,从而引起胰腺组织坏死,产生急性胰腺炎。
三、警惕肿瘤患者节后综合征之上消化道出血
邻居李大叔患有胃恶性肿瘤,手术后一年多了,平日没什么不舒服,因此也就没多在意,春节的时候跟朋友相聚甚欢,开怀畅饮了几杯白酒,晕沉沉回到家里之后就开始感觉腹痛,医院不合适,他就忍着不做声。
可知大年初二早上,李大爷吐出了咖啡色呕吐物,家人医院就诊。医生赶紧给他做各种检查跟应急处理,原来李大叔本身胃恶性肿瘤术后,外加春节暴饮暴食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目前情况严重,医院救治了。
李大叔这种情况在肿瘤科屡见不鲜,那么,什么是上消化道出血呢?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中医认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主要与“虚”和“热”有关。虚者为脾虚,因脾主统血,久病脾虚或劳倦过度损伤脾胃,以致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血液外溢,上逆则为吐血,下注则为便血。正如《景岳全书·血证》所说:”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生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以致脱陷妄行。”在脾气虚弱的基础上进而可产生脾胃虚寒之象。热者或为胃热、或为肝火犯胃、或为阴虚内热,但其中又以胃热者居多,究其产生原因多与饮食、情志等因素有关。
上消化道出血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症状包括呕血、黑便和便血。呕血是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出血经口腔呕出,伴有恶心,血常呈暗红或咖啡色,可混有食物。黑便指黑色或柏油样的大便,是血液在肠内经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如果出血量大、肠蠕动过快,则可排出暗红色大便甚至带有血块。出血量大时,还可伴随头晕、眼花、乏力甚至晕厥的症状。
大量消化道出血时该怎么办?
出现消化道出血时,无论是呕血、呕吐咖啡样物,还是排黑便,医院就诊。如果为大量消化道出血,出现了头晕眼花晕厥等症状,建议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救护车来之前,家人和朋友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稳定病人的情绪家属切不可惊慌失措,要不断安慰病人,以解除病人紧张的情绪。因为紧张时可升高血压,加重出血,同时影响呼吸,有呕吐物呛咳的危险。
2、摆好正确体位让病人平卧,取头低脚高位,可在脚部垫枕头,与床面成30度角,以保证人体重要器官的供血。呕血时,病人的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严重者可因为窒息而死亡。
3、禁食水有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要立即禁食和禁水,切不可自行喝水或牛奶等。对已发生意识丧失、晕厥的病人,应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积血,防止窒息。
春节期间如何预防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典型的心身疾病,饮食生活规律,平和的心态,乐观的精神,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都很重要。
1、平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心情。强烈的精神刺激,情绪激动,忧愁过度,焦虑抑郁状态,以及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均可诱发消化道出血。
2、避免不规律的饮食,如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少吃油腻、辛辣、煎炸、生冷的食物。尽量戒烟酒。
3、注意身体保暖,多吃温热、细软、蒸煮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平时要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动腿少动嘴,提高身体免疫力,建立“防火墙”,从而拒绝消化道出血来扰。
中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什么特色呢?
中医诊治上消化道出血应遵从血证论治原则。无论吐血或便血,首先应辨清寒热。一而言,吐血多由热邪所致,以降逆清火、凉血止血为大法;便血多由脾胃虚寒,气虚不,阴络损伤所致。故治以益气摄血为主。按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分为五个证型:①胃热壅盛证:以吐血血色紫红或鲜红,大便色黑,胃院灼热疼痛,口苦口干或大便不畅,苔黄,脉滑数等为特征。可治以清胃泻火,化止血。②肝火犯胃证:以吐血血色鲜红,大便色黑或紫红,脱胁胀痈,心烦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或黄燥,脉弦数等为特征。治以清肝泻火,凉血止血。③瘀阻胃络证:以吐血色黯,或夹有血块,胁下痞块,面色薰黑,肌肤甲错。舌质黯或有痪点、脉涩。治以活血化瘀,和络止血为主。④脾虚不摄证:以吐血暗淡而量多,大便黑溏,胃院隐痛喜按,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健脾益气,养血止血。⑤脾胃虚寒证:以便血紫暗,甚则黑如柏油样,脘腹或有隐隐作痛,喜温喜按,舌质淡,脉细无力等为特征,治以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四、警惕肿瘤患者节后综合征之心脑血管疾病
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患者多表现出心绞痛、头晕、头痛等心脑缺血缺氧症状。这是因为癌症患者的“节后综合症”这就跟上班族的“节后综合症”一样,节日期间常违反了以往生活规律,不像平时那样注意饮食调节与休息,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过度摄入,导致血脂水平升高,更容易形成血管内壁的动脉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会让血管腔变得越来越窄,导致血流不顺畅,表现在心脑血管里,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心脑缺血缺氧症状,甚至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死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病。
中医认为,“节后综合征”其病因多为劳逸失度、饮食不节,致经络不通,虚实不调引起。如不及时调理,会逐渐累及各脏腑,形成疾病。而心为十二官之主,主血脉,藏神明,心气心阳推动血液运行,心阴心血濡养心神;脑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经络不通,虚实不调之“节后综合征”表现在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导致的异常。
因此,尤其是合并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肿瘤患者,特别应对心脑血管中可能发生的“节后综合征”进行积极预防。患者朋友们应在节后抓紧时间调整身心,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补充睡眠,合理安排作息,适当运动,规律生活。同时需积极用药,治疗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等原发病,并选用安全有效的血管保护药物,保护血管健康。
五、警惕肿瘤患者节后综合征之呼吸系统疾病
走亲访友,吃吃喝喝,通宵打牌K歌过后,春节假期到了尾声。上班后出现身体仿佛被掏空,肠胃不消化、入睡难、肩颈痛、眼睛干涩等各种不适症状找上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节后综合征"。然后有一种症状并不常见,表现咳嗽,咳痰,甚至表现为呼吸困难等,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假期综合症之呼吸系统疾病。
病因:
一、春节外出购物、出去聚餐。人一多,挤得慌,而且人多的地方空气难以流通,呼吸不畅就容易造成胸闷等症状。
二、对于外出度假,从南方湿润的气候回到北方干冷的气候,尤其对于之前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
三、消化道症状出现后出现症状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容易伴发呼吸道症状。
临床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发热、胸痛等等。
何如预防?
1.节假日出游聚餐,避免去人流多的地方,尤其对于患有心血管、呼吸系统、肿瘤的老年患者,不要去空间狭小地方。人群拥挤的地方,空气流通不畅,容易传染呼吸道疾病。因此,尽量避免长时间在人群拥挤的地方逗留,减少空气传播机会。同时,避免接触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群。
2.注意营养调理:长期咳嗽、咳痰,会造成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能量消耗增加,蛋白质损耗增大;胃肠道的缺氧、瘀血又可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加之一些药物的胃肠道副反应,都可导致患者体质虚弱。营养素的摄入减少——吸收下降——消耗增加,这一恶性循环,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降低,疾病复发几率上升。建议制定合理的营养食谱,增加营养的摄入,可缓解并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状态。饮食原则为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荤素夹杂,可以提高营养的吸收率。食物的选择以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为主,如瘦肉、家禽、鱼、奶、豆制品及蔬菜水果等。时令水果中,梨和甘蔗具有健脾、益肺、止咳、祛痰的功效。
3.保持空气流通:根据天气变化,要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凉,养成多喝水,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4.加强耐寒锻炼:对于从温度高的地方到温度低的地方,建议做一些帮助提高耐寒能力的耐力运动项目,如长跑,可很好地锻炼心肺功能。
5.做好保暖工作:对脖子、头部和后背的保暖工作。因为这三个地方是身体中非常容易受寒的,而且一旦受寒,就会直接从呼吸道进入喉咙,进而进入肺部,引发一系列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6.食疗:如萝蜜饮:
材料:白萝卜(去皮)克,蜂蜜适量。
功效:止咳化痰,清热降火,润肺清燥。
做法:将白萝卜切成小块,然后加水煮熟,加蜂蜜调味,每日1剂,连服20天。
另外,宜多食梨、枇杷、柚子等水果,可以化痰润肺、生津止咳,有效改善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六、警惕肿瘤患者节后综合征之失眠、抑郁等情志改变
症状一:情绪低落周身不适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好朋友相聚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看看节目,彼此交流,气氛融洽怡人;春节过后,亲朋好友各自回到彼此的岗位,身边突然间少了许多倾诉与交流的人,家里就冷清了许多。气氛落差很大,许多患者都会出现这样的症状: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白天昏沉沉,心不在焉,做事力不从心,或者出现记忆力下降,似乎疾病加重了。但经复各项临床指标正常。这是因为,春节期间,好朋友相聚,肿瘤患者聊天、打牌、看节目都有人陪着,气氛融洽怡人;春节过后,亲朋好友各自回到岗位上,身边突然间少了许多能倾诉与交流的人,家里就冷清了许多,空虚寂寞感加剧。不少患者一时不适应,就会整天昏沉沉心不在焉,做什么事都力不从心,甚至周身不适,更怀疑自己病情加重了。
症状二:不敢面对复诊
很多肿瘤患医院复诊和继续治疗,可他们有时却突然害怕起来,医院。等到家人发现有新发症状出现时,病情已经进展。肿瘤患者在乐融融的假日气氛中较易忘记自己的病痛;但假日一过,情绪的落差更易让他们心里变得脆弱,不敢或不愿面对现实,甚至出现拒绝复诊和治疗的情绪,不但不利于疾病的控制,且更易导致病情反复。
专家建议:
1.调节情志:常与亲友打电话 适当活动解惆怅
“春节高朋满座,节后冷清寂寞,落差确实比较大。肿瘤患者正视这种变化,及时调适好心情,及早做好节后正常生活的心理准备。”专家建议,春节过后,家人也应该多往家里打电话,报个平安,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此时患者也可给儿女、朋友打个电话,互相倾诉,避免在节后产生孤独、失落的情绪。
另外,肿瘤患者也应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能工作的要按时工作,并按时休息、服药和复诊,并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找点事做打发空余时间。比如:白天可以打打太极、养养花草,夜晚看看节目、打打毛衣等,以减轻对病情不利的惆怅感。但若经过自己努力和家人帮助仍无法调适过来,医院就诊,避免“节外生枝”。
2.中医药针对肿瘤患者失眠症状的干预方法
2.1内服中药
失眠属中医的“不寐”,可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或体虚等原因引起阴虚不能潜阳,或阳盛不得入阴,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中医对失眠有较系统的理论及临床研究,对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的失眠,应重视患者的基础疾病及情志影响因素。证属肝火扰心者,应疏肝泻火、镇心安神;痰热扰心者,应清化痰热、和中安神;心脾两虚者,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心肾不交者,应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心胆气虚者,应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2.2针灸推拿
针灸治疗失眠具有良好效果,主要取照海、申脉、神门、印堂、四神聪、安眠等穴位。肝火扰心者,加行间、侠溪;痰热扰心者,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者,加太溪、水泉、心俞、脾俞;心胆气虚者,加丘墟、心俞、内关;脾胃不和者,加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等。此外,应用耳穴贴压治疗失眠也有较好的疗效。
2.3足浴熏洗
人体五脏六腑在足部上都有相应的投摄,足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配合中药的治疗作用,足浴可以刺激足部血管和神经,扩张毛细血管,加强血液循环,解除血管痉挛,起到通调益气养心、宁心安神之作用。
李小江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青年岗位能手,天津市“”第二层次人才,天津中医院肿瘤科科副主任。兼任天津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肿瘤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李小江师从于全国中青年名医贾英杰教授,系统回顾并整理总结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以肺癌、前列腺癌为重点研究病种,并拓展消化道恶性肿瘤、妇科恶性肿瘤等多种常见恶性肿瘤病种的研究。
李小江长期从事中医肿瘤学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5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6项,获得省部级科学进步奖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技术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SCI论文6篇,主编3部学术专著。
出诊时间:每周一、四上午,天津中医院南院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