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悲痛消息传来,央视原主持人李咏因癌症在美国去世,享年50岁。
在此之前,还有多位央视名嘴也因癌离世:
年,央视著名主持人罗京患淋巴癌去世,年仅48岁。
年,央视主持人王欢因患乳腺癌去世,年仅41岁。
年,央视主持人方静因胃癌肝转移去世,年仅44岁。
年,央视主持人肖晓琳因直肠癌转移去世,年仅55岁。
名人因癌症离世,又一次震动着大众的神经。
01
既然谈癌色变
为什么不注意这些?
有一个幕后法官,会对我们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东西进行致癌作用的评估,这就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
这些东西请注意了:
烧焦、烟熏、盐渍、卤制食物
饮食致癌物,如杂环胺、多环芳烃、及亚硝胺化合物,有可能启动癌变过程。
Bal等报道烧焦(碳化)、烟熏、盐渍、卤制食物含有多种致癌物,能促进胃癌、食管癌的发生。
从烘烤油煎(炸)肉和鱼类食物中也能分离出有致突变作用的杂环胺类物质,其中10种能诱发大鼠发生乳腺癌。
高脂肪食物、红肉
高脂肪食物可能引发乳腺癌、直肠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
含大量红肉饮食很可能增高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这类饮食也可能增加胰腺、乳腺、前列腺和肾癌的危险性。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食物加工方式是引发和促进多种癌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不良饮食习惯与嗜好
上海市调查发现三餐不按时进食者,胃癌相对危险性为2.65;
暴饮暴食者,胃癌相对危险性为3.82;
进食快者为1.61,进餐时经常生气者为7.0;
饮食习惯中喜食重盐者为2.64、烫食者为2.04、干硬食者为1.80,而喜生食者相对危险性为0.63、冷食为0.64、软食为0.60,相对危险性较低。
有不良习惯者易使胃黏膜受损伤,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并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以致全身代谢紊乱。
02
有致癌的食物
当然也有防癌的食物
大豆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豆摄入量与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肺癌和胃癌等许多癌症发病率呈负相关。
大豆中含有的异黄酮、特殊氨基酸模式、蛋白酶抑制剂和植酸等成分,可推迟或预防肿瘤的发生。
大豆中异黄酮的含量很高,这种较弱的植物雄激素能抑制与雌激素有关的癌(如乳腺癌),及与激素不相关的癌症。
茶叶和茶多酚
许多研究表明,茶叶尤其是绿茶,对实验性肿瘤具有一定化学预防作用,并证实其主要物质是茶多酚,其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硒等物,也有预防作用。
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越来越被证明是针对多种癌症的保护因素,在饮食、营养与癌症关系中,只有蔬菜和水果的保护作用最具有说服力和经得起时间考验。其中富含有的天然维生素、膳食纤维及各类抗氧化物质尤其重要!
日常生活,可以从饮食上预防,但不幸患癌怎么办?
肿瘤都是被喂起来的,是不是该少吃东西饿死肿瘤?
03
十条饮食建议
1、食物多样化,维持适宜体重,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每天吃~g蔬菜。
2、吃多种来源的淀粉,甜食供能占供能总量的10%以下。
3、成年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总能量的5%,女性不要超过2.5%(1g酒精提供7kcal能量)
4、肉食:每天红肉(指牛、羊、猪肉及其制品)摄入量在80g以下,能量在总摄入量的10%以下,尽可能选择禽肉和鱼肉。
5、总脂肪和油:总脂肪和油供能占总能量15%~30%,限制动物脂肪摄入;选择植物油也要限量。
6、盐:成人每天用盐不要超过6g,儿童不要超过3g(每kcal)
7、储藏:注意防止易腐烂变质的食物受真菌污染;不吃霉变食物。
8、保存:未吃完的易腐食物,应保存在冰箱或冷柜内。
9、食物制备加工:烹调鱼、肉时温度不要太高,不吃烧焦食物,避免肉汁烧焦,尽量少吃烤肉、腌腊食物。
10饮食补充剂:如遵循以上饮食原则,则不必用饮食补充剂,以减少癌症危险性。
04
少吃东西饿死肿瘤?
营养是肿瘤治疗的基础
不少人相信“饥饿能饿死肿瘤”,因此提倡吃素或很少吃饭。
但肿瘤是一个持续时间很长、对身体消耗非常大的疾病,肿瘤患者往往会体重下降,到了晚期大多骨瘦如柴。
我国住院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67%。
资料显示,高达50%的肿瘤患者初次诊断时即存在营养不良。
但肿瘤的治疗过程是比较痛苦的,我们常说身体底子好才容易扛过去,这个‘底子’很大程度上就是营养状况。
所以在临床营养科,出于对肿瘤病人后续治疗可行性的考虑,有个关键点——体重不能掉。
“发物”不能吃?
很多肿瘤病人,都会听信民间谣言,认为“发物”,会让癌症复发。
所以他们拒绝吃鸡肉、鸡蛋、鸭子等等食物。
然而“发物”能否引起肿瘤的复发,还缺乏足够的证据,至少到目前为止未见明确因食用发物而导致肿瘤复发的病例,因此,这些信息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正相反,病人应多补一些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足够的营养,让接受各种治疗后的身体快速恢复。
科学饮食,使患者达到感觉良好、保持体力和能量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减轻治疗副作用、降低感染风险、更快恢复健康。
QQ群交流肺结节健康咨询群()
长春儿童健康交流2群()
吉大一院3群()
吉大一院专家咨询()
吉大一院2群()
吉大二院妇科()
医院组()
吉和网健康群()
吉林糖友交流群()
长春风湿免疫交流群()
吉和口腔群()
长春胃肠疾病交流群()
长春甲状腺病友交流群()
长春儿童健康交流群()
吉和祝孕交流群()
医院专家咨询()
来源:蔡东联教授《关于食物营养与肿瘤关系的权威解读》
编辑|小睿
您掌上的健康专家
最专业最实用最接地气
加入我们,名医就在你身边!
赞赏